翻新时间:2015-08-05
探析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尤其是对农村环境的影响,诸如农村“脏、乱、差”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村庄小作坊加工污染等问题日趋突出。直接影响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和农民健康安全。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受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牲畜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气体的影响,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我们可以做一个数据的推算,假如我们按每人每天产生0.65kg生活垃圾和0.8kg生活废水为标准进行计算,每天就会有将近大量生活垃圾和废水散布在农村各地,并且在散布的过程得到有效处理的占据极少数,这些垃圾和废水将直接对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再加上农村所养殖的牛、马、猪、羊等家禽,每天可产生的废弃物则更多,并且大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的现象凸显严重,所以,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
(二)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为了单方面追求农作物产量,无节制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农村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农村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高达四千万吨,甚至一些农业耕地比较多的地区化肥使用量超过了使用的安全上限。同时,一些农民为了节省劳动力,使用大量的农药在自家的农作物当中,在对农药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农药的利用效率认识严重不足,会有将近70%的农药残留在农田中,从而对农作物、土壤、水资源以及空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三)农村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乡镇的矿山开采、钢厂、铁厂等各种项目也逐渐兴起,造成了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等向农村转移,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分布在我区乡镇的一些小企业和采矿企业、城镇的小餐饮等,由于分散比较隐蔽,采用的设备又相对简陋,再加上没有精湛的工艺和技术,导致因企业生产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难以得到合理的监管和治理,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的恶化。
(四)农村居民的生态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受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再加上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使得农村居民从其本身的思想意识里就没有对生态环境产生足够的重视,乱砍乱伐、过渡开采等多种现象频繁发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此外,由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淡薄,对保护生态环境漠不关心,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秸秆焚烧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了环境污染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而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所以,这就在一定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争取使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的建议
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故提出加强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用的几点建议:
1、制定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应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建设进程。如加强农村的垃圾回收设施建设,包括田间垃圾如废旧的农药瓶、塑料袋等的集中与回收。采用科学、生态的方法处理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
2、继续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因地制宜扶持多种形式的秸秆收集、加工、贮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问题,把好事做好、做到位。大力推进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强化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安全管理。对招商引资项目要首先做好环境评估工作,对现有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引导其转型升级或停产。
3、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现代农业、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积极推广有机肥使用,努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和国家生态绿色低碳环保示范县,根本上达到治污减排、改善生态、保障安全之目标。
4、建立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废弃物危害的防范意识、处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5、健全乡村生活垃圾管理制度。依法明确农村居民、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收集、清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形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有目标,项目落实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全民总动员,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6、加强指导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一系列长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措施应包括:推动农民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推动禽畜养殖由分散养殖转向集中的大型养殖场养殖,引导小微养殖企业进行粪便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制气等清洁能源;通过设立专门的卫生保洁员、收取环境卫生清洁费等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总之,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三者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才能构建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生态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村营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和谐生活环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校园
- 魅力历史
- 我的烦恼
- 我把这份心情好好珍藏
- 看你的颜色
- 《夏洛的网》读后感
- 专注的力量
- 喜欢你笑得像孩子一样
- 我要自由
- 童年,那场梦
- 人生如戏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明天
- 我的妈妈
- 母亲,我爱您
- 央行年内再度定向降准 下半年经济走稳概率大
- 以“真、正、善”书写精彩会计人生
-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
- 互联网基金1万亿 过半投资者曾用手机买基金
- 黄渤:典型“丝脸”如何打造“爆款”创业
- 基层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探讨
- 中国石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基于财务集约化条件下的资金风险管理与应用
- 中国私人财富规模全球第二
- 小S:会赚钱 更会投资
- 贾康:绩效管理改革面临制度环境约束
- 浅议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 国有机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探讨
- 项俊波:未来推动保险业构建三大格局
- 林毅夫:建议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以纸黄金作为储备
- 基础训练2 一、教学要求
- 5.南京长江大桥
- 5* 看企鹅 一、教学要求:
- 10.一定要争气
- 9.海底世界
- 20 雷雨
- 6 坐井观天 一、教学要求:
- 7 狼和小羊 一、教学要求:
- 13. 补丁 一、教学要求:
- 11.*茅以升立志造桥
- 归类识字(二) 第2课
- 基础训练7 第一课时
- 看图学文 17 我们也要当红军
- 4.*不平常的蛋糕
- 课 文 19 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