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真实业务流程的“基础会计”教学程序设计

基于真实业务流程的“基础会计”教学程序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2

基于真实业务流程的“基础会计”教学程序设计

摘要:学习基础会计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在目前民办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仍然是分开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为指导思想,以真实的业务流程为教学步骤,以会计信息所涉及的四个载体――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为主线,进行基础会计教学设计,既符合真实的业务流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起到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并为其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关键词:业务流程 基础会计 教学程序设计

民办本科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多数是先讲理论知识,再单独设立其实训课程,配合理论教学,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应用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理论课与实训课单独开设,有其不完善之处。首先,学生反映专业知识比较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其次,目前的理论教学是按学科体系组织的,根据大多数本科教材的编写体例安排教学程序,一般先讲授总论、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制造业主要业务处理等,然后讲授会计凭证、账簿登记等内容。前部分为理论知识,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不透彻,不清楚为什么学这些知识,不明确在将来的工作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也会谈及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但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也就没有深刻印象。后半部分除理论内容外,涉及到实际会计操作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操能力,教师在理论课上会安排一部分实操练习,但是由于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不扎实,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认真操作,总体学习效果不理想。

一、提出的依据

(二)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性,会计工作也有其规律性,即按照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登记、最后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这一规律是会计工作所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遵循其工作规律,设计基础会计的教学程序。

(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顺利就业,即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么,理论知识应为其技术、技能服务。这就是说在学习某项技能之前或在其过程中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更加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基于职教改革背景,基础会计的教学设计应当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或者说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同时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适当指引与启发,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学习,教师改变已有的教学程序,对现有知识进行整合,重新设计教学步骤,按照会计真实业务流程作为授课程序,在需要的地方引入所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对学生说明为什么讲这部分理论知识,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贯彻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程序设计

基础会计的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会计工作要求的基本素养,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会计方法、会计技能完成实际日常会计工作任务。基于以上依据及教学总目标的要求,对基础会计教学程序进行如下设计:

(一)会计基础知识概要介绍。以提问、引导的形式,对会计做简要介绍,比如:什么是会计?(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会计的产生、概念)会计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讲授会计的目标,由会计的目标引入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是使用者用来决策的,所以会计信息必须真实,从而引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可以给学生展示纸质会计报表样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方法?(讲授会计的方法,后面的学习会用到这些方法)会计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讲授会计的职能,可以展示装订好的凭证与账簿)会计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讲授会计主要账务处理程序,引导学生最后的程序是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就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与会计的目标相呼应)学生的回答是他们日常经验的表述,教师可以先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日常语言进行引导与解释,将学生的答案与书面语言相衔接,让学生能够理解专业语言的含义,避免听到专业术语就已茫然。可以采用图示的方法展示会计的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展示即可,不用多讲。这些内容的讲解,一定要简单,不要过于深入,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概要性的了解,不要求学生强行记忆。

由于会计工作的真实业务流程是:首先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无误之后,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对账簿的记录进行核对无误后,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对外报送。基于会计真实工作过程所涉及的主要载体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可以这四个载体为主线,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程序的设计。

(二)原始凭证。

3.原始凭证的填制。教师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空白原始凭证如发票,给出一个日常业务,比如某年月日从爱心文具店购买了8支碳素笔,每支2元,文具店如何开具发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比照填好的原始凭证,填写空白发票。这个过程可以慢些,但一定让学生亲自做,树立学习信心,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学生会填列基本的要素之后,即可对数字文字的书写、银行票据的填列、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列等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教师组织典型的原始凭证进行填制,由简到繁、设计的业务内容尽量全面一些,但无需太多,可以包括制造业的典型业务,如资金的取得、固定资产的购置、采购材料、领用材料、产品成本、销售、费用、款项的收付等业务的原始凭证。并要求学生保留,以便为记账凭证的学习做准备。

4.原始凭证的分类。此时,学生手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原始凭证,试问学生怎样把它们进行分类?经引导之后让学生说出自制凭证和外来凭证即可,其他的教师补充。

5.原始凭证的审核。试问学生原始凭证是否有错误的可能?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始凭证是需要审核的,审核无误之后,才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那么,审核哪些内容呢?引导学生整理列示需要审核的内容,如果学生考虑的不是很全面,教师补充列示。

(三)记账凭证。再简单回顾会计核算流程,第二个步骤应当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从而过渡到记账凭证的讲解。

1.记账凭证的内容。用多媒体或直接展示纸质记账凭证,让学生看清楚记账凭证有哪些内容,与学生一同列示。

2.记账凭证的填制。试问学生为什么填制记账凭证?如何填制呢?为什么填制记账凭证,因为前面讲过会计业务流程,学生一般能够答出,但如何填制的问题,只能答出时间的填制,其他都无法回答,此时可以问学生,这张凭证中有没有不懂之处?学生可能指出摘要、会计科目、借方、贷方不懂。提示学生为了填制记账凭证,需要解决两个基础问题,一是将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涉及会计对象、会计六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基础知识),解决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的填写问题;二是借贷记账法(涉及复式记账法的基础知识),解决记账凭证中的借方贷方的填列问题。带着明确的任务学习以下内容;

(1)会计对象。举例的方式引出经济业务,强调会计对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业务。经济业务数量繁多,需要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提供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目标,从而引入会计要素。

(2)会计要素。可以从企业刚刚成立讲起,引出资金的来源与占用,分别形成所有者权益和资产,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借入的款项形成负债,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形成资产。收入、费用、利润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出,分别讲解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并引出会计等式。

(3)会计科目及账户。指出会计科目是会计六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并对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进行简要讲解,了解会计科目表。讲授账户的概念、基本结构、与会计科目的关系。教师指出账户是为了数据的归集而设置的,在讲授账户的基本结构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空白账页及记录数据的账页,让学生有感性认识,体会到账页上要记录大量的数据,并引出其简化形式,即T型账。

(4)复式记账法。通过举例的方式简介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引出目前使用广泛的借贷记账法,该方法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该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账户的性质,必须强化记忆。以例题的形式对借贷记账法进行初步运用,分析经济业务,以分录进行记录,讲授分录如何书写(指出实际工作中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应当填制到记账凭证上,鉴于目前各种考试对业务处理仍使用会计分录,所以在此处还是应当讲分录的写法),并让学生试算平衡表。

(5)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教师引导、示范,学生填制。教师指出填制要求。之后,先让同桌或小组成员相互审核,审核哪些内容呢?让学生将他所审核的内容写到黑板上,教师补充。利用学生手中的原始凭证,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制造业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得到了练习。在处理成本结转的业务时,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的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业务并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应督促学生认真学做。简单介绍凭证的传递与保管,择期让学生把这些凭证粘贴、整理、装订成册,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为账簿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账簿。

1.账簿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内容。回顾账务处理程序图,准备好记账凭证,开始账簿的学习。简要介绍账簿的概念、作用,强调账簿是账页的集合,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设置的。教师准备总账、明细账、日记账、活页账等对学生展示,并引出账簿的分类。展示账簿的封面、扉页、账页及账页中所记录的内容。

2.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要求。演示账户的设置,并以记账凭证中的某项业务为例进行登记,指导学生登记,使学生对依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有感性认识。学生对登记的过程有基本认识之后,指出登记账簿的基本要求,并以学生保留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首先登记日记账及各类明细账。

3.账簿的平行登记。登记完毕明细账之后,问学生,是不是大家登记的账簿100%正确呢?引出为了防止记错账,采用试算平衡表及账簿核对进行检验,试算平衡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学做即可。为了核对账簿,会计上有专门的方法就是平行登记。此时让学生们观察自己记录账簿的名称是明细账,那平行登记指的就是发生的同样业务要在明细账及总账中同时登记,并指出总账与明细账的不同。那么依据什么登记总账呢?

4.账务处理程序及账簿核对。引出根据登记总账的依据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分类,简单知道名称,并主要学会应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然后引入科目汇总表如何编制,提问学生明细账是根据什么登记的?学生回答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这些业务在总账中也要反映出来,那么说总账登记的最终依据应当是记账凭证,只不过在中间借助了科目汇总表而已,所以科目汇总表应当根据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制完成科目汇总表之后,再演示总账的登记。随后,演示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核对。 5.错账更正。试问学生,账簿核对出错误怎么办?引出错账的更正,讲明几种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情况。

6.对账及财产清查。期末,有对账和结账两项工作,对账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表核对,简介基本含义。对账是保证账簿记录真实可靠的专门方法,一般在期末进行。财产清查是账实核对的重要方法。简介财产清查的含义、作用、方法,重点讲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若发现账实不符,要进行账务处理,了解财产清查的账务处理。简单介绍结账的概念、程序、方法,以演示为主。简介账簿保管规定。

(五)会计报表。回顾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指出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产品,再回顾会计目标――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报表就是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数据为依据编制的,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载体。由于一般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后续的课程中会学习专门的报表课程,在此阶段,简要介绍会计报表的概念、种类、编制的一般要求,为了使学生了解完整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各种报表的填制还是要讲的,但一定要简练。在讲授会计报表具体填列之前,试问学生,报表什么时候填列?引出在会计期末做会计报表,从而引出会计分期假设,继而讲授会计的其他假设,由于已经有前面的诸多练习与操作,此时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这些假设的含义。在介绍四张报表时,简要介绍各报表的概念、结构、内容即可。在讲授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时,可以从会计六要素引入。实际操作时,可以学生保留的账簿中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填列,主要采用演示的方法,并要求学生一同填写完成。应当指出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不可缺少的部分,简介其含义即可。提示学生以上我们所做的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就是会计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业务,即会计对象的反映,并形成会计的产品――会计报表的全过程,以便提供对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与会计的概念、对象、方法、目标、流程等相呼应。

(六)案例演练。学习基本的内容之后,可以将某中小企业一个月的业务复制,让学生演练真实案例,也可以安排一轮分岗位的实操练习,使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初步了解。

三、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程序,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基本内容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提问、启发引导、举例、演示、小组讨论与操作、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在实操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培养其守法意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准备。

四、考核方式

考核应从对知识的重点考核,到注重对能力的考核,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可以卷面的形式考核,重点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内容,比重占30%;实践部分考核必须有教师监考,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操作完成,比重占40%;平时学习的主动程度、参与程度、积极程度、课堂操作的实际效果等评价得出平时成绩,比重占30%。

五、教学实践与效果

笔者在我校审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中,实施了这样的教学程序,从实践情况看,效果优于以前各届学生。课堂状态方面,学生能够与教师积极互动,广泛参与各种实操训练,杜绝上课看手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知识理解方面,这种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边讲边实践,理论与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期末成绩方面,前三届学生基础会计的平均分为67分,经过该教学程序的实施,期末平均分75分,提高8分,该平均分有实训占比增加的因素,原来的实训考核占20%,现在占40%,这一方面增加了平均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实操能力有所提高。

六、总结

这种教学程序设计改变了原有理论与实践分开的教学现状,从以上设计中可以看出,以前集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已经融入各种技能的训练之中,没有过去的整块的理论讲授。这种设计,真实还原了实际会计工作流程,学生明确为什么学习理论知识、各知识点是解决什么样问题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处理实际业务。实践表明,这种教学程序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均是有益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4)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0)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工程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高层办公楼设计注意事项
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分析
如何使车库设计经济实用一些
浅谈工业厂房的防爆设计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浅析雕塑与环境及文化的关系
工程质量不是儿戏、不是空谈
装饰项目中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实践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屋面(刚性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门窗工程质量预控
工程设计管理部岗位职责
建筑设计常见的错误详解
《美丽的小路》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趣闻故事: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提高篇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梳理
《松鼠和松果》考点练兵:这木头里有虫
《美丽的小路》重点字词的意思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难点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