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农村居民理财方式实证分析

农村居民理财方式实证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0

农村居民理财方式实证分析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村居民的理财需求也日益显现,当前在农村居民中,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行为导致了农村居民虽然收入增长,但是难以致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居民的理财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居民进行理财方式的教育,针对居民自身情况开发出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使得理财行为合理化,农村居民能真正致富,达到小康生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关键词:农村居民;理财行为;农村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 农村居民理财现状

基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其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对于“三农”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丰富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推进。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已经走向城乡对接。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居民生活开始富裕,解决温饱问题同时可以储蓄下额外资金,改善生活。

1.1 农村居民理财内涵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武汉市作为全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农村居民也较为富裕,有理财基础和发展空间,除去生活所需,农村居民的储蓄也逐渐增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农村居民的角度来看,对自有资产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可以防止因外部原因人民币贬值或国内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的同时,使资产增值,获得额外收益,提高生活水平。除了将资金储存在银行以外,应该丰富自身理财知识,合理规划资产,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金融理财产品,自身受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金融理财的角度来看,农村经济可谓是未来最有发展空间,切无人开采的市场,我国的三农政策利农惠农富农都将使农村居民逐步富裕起来,若银行或金融类的理财公司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合理切有效的理财方案,集合融通众多小额资金,金融机构管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正确妥善管理将获得巨大收益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理财理念,和金融知识的普及。

本小组以武汉市江夏区的部分村落为研究对象,村子里的常住农村居民大多以种田耕地为生,年龄分布在45岁以上及10岁以下。家庭条件不算富足,但拥有少量储蓄。这类居民大多对理财概念不熟悉,没有合理的资产规划,对金融的基础知识并不了解。还有部分较为年轻的成年人,其中个体户占多数,生活较为富足,对理财产品有所了解,购买各种保险提高生活质量,但认为金融投资风险太大不愿涉险。对此,农村居民现处于对理财有所了解愿意尝试,却没有好的理财产品选择,对金融的认知较少,从各方面有待提高和改进。

1.3 农村居民基本收入情况

从国家统计年鉴得到的资料可看到,湖北省农村居民家庭各项收入都逐年以较快速度递增。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于2013年为8867元。

本文旨在研究农民理财行为,因此我们着重看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财产增值收入。该项指标在2013年仅占总收入来源的1%,虽然有一定收益,但收益不高。这表明两种可能:第一,农民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本金较少;第二,由于其对理财方式了解不够,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因此购买理财产品有一定的亏损,而不是完全的收益。

目前农村居民收入相较而言偏低,其中财产性收入占比少。银行利率偏低导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少且获取困难。因此要改变此现状首要是提高当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

1.4 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情况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教育、生活及医疗支出、购买大额商品、生产资料、奢侈品、盖房子及其他等几大类。我们采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的变化及其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经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食品和医疗支出,恩格尔系数较高,生活水平还比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教育和住房的消费也逐渐增长,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农村居民理财相关的分析

2.1 农村居民的理财方式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庭或个人都有理财理念,尤其是高收入群体,他们都有理财计划。通过调查发现,80%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认为自己投资理财的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些家庭或个人每月大概会拿出一半的收入用于投资理财支出,比个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居民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

调查资料显示,50岁至60岁的公众中,51%的人赞同“勤俭持家,节约生财”,但同时也有43%的人不同意“节俭生财”。现财专家认为,节俭毕竟是抑制了自己的消费,一般来说,支持“节俭生财”的人群占比应较少。这项调查结果还表明,长期以来中国居民由于CPI指数居高不下,在生活基本开销方面的花费过多,导致生活压力过大,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家庭成员的医疗、住房等费用逐年不断增长,老年人给子女买房要存钱,年轻人给孩子上学要存钱,中年人为养老要存钱,中国居民对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感,造成中国居民储落一直居高不下。 调查显示,各商业银行理财顾问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没有被完全认可,受访者中有65%的人质疑银行理财人员的行为,有些理财顾问为了推销理财产品,会不择手段,一天到晚发短信、打电话,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受访者中有56%的人表明自己不敢相信理财顾问,并认为他们推销理财方面的产品是以自身的利益为目的,他们不会将自己的资产情况如实告诉理财人员,尤其是高学历的居民更有防范之心。

2.2 农村居民理财产品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有储蓄、实业投资、股票、基金、房产、保险、民间借贷及其他。储蓄、基金、保险、民间借贷所占比例较大,总的来说,农村居民理财产品的选择有如下特点:

(2)进行实业投资的人群占比为6%,因为实业投资要求个人掌握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投资风险较大,投资的回报率也不稳定,所以选择实业投资的人占比相对较小。

(3)股票的比例为5%,基金的比例为21%。因为股票和基金的流动性比较好,并且投资收益率也比较高,所以有不少居民选择参与,尤其是那些不满足于储蓄增值的居民更是投身其中。但是因为它们的风险也比较高,并且还需要其参与者具备比较丰富的投资理财专业知识,或者有专业理财机构的投资经理人进行指导,特别是近几年股票波动幅度较大,大部分人套牢,没收益,所以更多人选择投资基金作为理财方式

(4)有8%的居民购买房屋,投资房地产。

(5)有25%的人购买保险,选择保险投资。保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投资方式,它是一种风险转移,当未来意外事故发生时,当事人为减免意外事故对个人或家庭造成的财物损失,而考虑是否需要购买保险。保险投资更主要是一种保障,而不是收益,这种投资方式平时没什么收益,所以在农村家庭的投资活动之中,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当意外事故发生时,往往可以获取一笔数额不小的赔偿金,为自己或者为亲人将来的生活买一份保障,因此参与保险的意识正逐步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植。目前有稳定收入的家庭,一般会考虑购买一些保险,如:养老保险、教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等。

(6)有27%的居民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在城市居民中相对较少,但颇受农村居民欢迎。因各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部分农民手中闲散资金较多,他们资金有剩余,而有部分农民资金不足又急需用钱,在各农户的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其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时,那么民间借贷就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民间借贷主要是以信用为借贷基础,很少需要抵押或担保,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借贷手续简便,并且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所以,它大范围存在于农村地区,是农民之间独特的理财方式,也是个人之间比较重要的融资渠道。另外,在收益方面,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这种方式的收益率较高,所以,颇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受利益的诱惑以及理财环境的影响,甚至有一部分高收入高学历的农村居民也热衷于民间借贷。

3 农村居民理财的原因

3.1 城乡居民理财差异原因分析

由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投资理财方式上有较大的区别。我们通过探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理财方式的差异,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更全面的认识农村居民理财的特点。

通过对城乡居民对于理财方式的调查,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有较大的差别。城市居民偏向于选择储蓄、基金、保险等方式进行财富的保值与增值;而农村居民则主要选择:储蓄、民间借贷、保险等方式进行理财。另外,在储蓄、民间借贷等方式的选择中,农村居民的比例比城镇居民更高,且农村居民在理财方式的选择上较为单一,理财也是以传统的储蓄、民间借贷为主。

通过调研,我们得出城乡居民理财的差异的产生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

(1)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

(2)城乡居民获得理财信息的途径的差异。

城镇的金融机构发展较成熟,不仅各类银行的网点比较多,像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比较完善,各类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较为激烈。纷纷推出不同的理财产品,进行较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使城镇居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更多的理财方式并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在农村地区,由于金融机构较少,服务项目单一,居民的理财选择也较少。

(3)城乡居民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城镇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要高于农村居民,对新兴事物的理解和接受力都较高于农村居民。在对农村居民的调查的过程中,多数表示,不想采取新的方式去理财,认为许多新的理财方式都是骗钱的戏码。

3.2 农村居民理财原因分析

在小李村和蔡甸,理财业务悄无声息、产品十分匮乏,面临着严重缺失的尴尬处境。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3.2.1 内部原因分析

3.2.2 外部原因分析

(1)金融理财服务门槛过高,城市一般“门槛”在5万或5万元以上,而农村居民收入低,闲钱少,农村理财服务的门槛并未有相应的调整,造成金融理财行业在农村地区无法推行实施。

(2)农村金融理财环境不完善。近年来,农村金融理财市场潜力巨大,但能够深入到农村的金融机构很少,如证券公司几乎没有到农村去设计或销售符合农民投资的金融产品的,同时能为农村金融理财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资源甚少,因此也极度缺乏到农村地区宣传正确理财观念和理财方式的相关人员。在理财品种上,大多都以保险、基金为主,除此以外,农村地区开办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到城市的三分之一,许多投资理财产品不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难以在农村地区宣传推广。而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较难满足商业银行现推出以闲置资金增值为主要内容,期限固定、周期较长的投资要求。

(3)农村金融理财科技型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对了农民个人理财市场发展有巨大影响。从趋势上看,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已逐步退出农村居民的视线,许多农村地区成为金融服务的盲点,农村居民的理财服务逐渐被淡忘。与大中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计算机普及率低、互联网建设缓慢,金融投资环境较差,缺乏适合农民投资理财的渠道。银行卡、电子银行、衍生产品等目前大中城市已十分普及的业务品种,在农村仍然处于准备起步阶段。

4 对改善农民理财行为的相关建议

4.1 对农村居民进行理财知识培训以及教育,培养起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

4.2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居民的投资渠道

农村居民缺少完善的金融理财环境。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空间很大,但很少有金融机构深入到乡镇,比如证券公司在乡镇中几乎没有营业部,也没有去销售其理财产品。与城市相比,农村的银行网点数量很少,在理财方面也没有主导机构,仍以农村信用社、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为主,缺少股票、债券、基金等工具以及产品,使农民不便于了解和购买理财产品,也阻碍了金融机构理财服务的推广。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农村的推广,改善农村居民的理财环境。

4.3 金融机构为农村居民进行相关的理财创新服务

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开发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针对农村居民的理财产品在市场上很缺少,在产品种类上,大多以保险为主,除此之外,在城市中可以购买到的理财产品在农村无法买到。因此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民的具体理财需求,开发出适合农民,在操作上简单方便,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等特点的理财产品。城市居民大多了解和购买的基金等理财产品,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很陌生,因此基金业应该深入乡镇,取得农村居民的认可,既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进入证券市场的途径,还成为分流储蓄转化为投资基金的载体和工具。农村居民在学习了理财方面的知识后,在理财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和家庭经济条件进行有选择的投资,在风险小的情况下获取稳定收益。

4.4 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抵抗风险能力更差,尤其是遇到天灾人祸,重大疾病。加强农村居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的低保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政府在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上应该重视的。只有在较为完善的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下,农村居民的理财行为才不会仅仅局限为高储蓄低消费,农村居民才能更合理地支配个人收入,从而更合理地理财,达到真正的富裕。

5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在普及理财知识方面以及逐渐培养理财意识的基础上,农村居民理财方式的优化空间非常大,从而能有效地使农村居民过上真正富足稳定的生活。农村居民理财业务深广的发展前景将会为相关金融机构带来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基础。农村居民如能合理的进行理财,定能从中实现个人财富稳定增长,早日实现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Physics Teacher
如何学习英语
A Good Librarian
通电话
我可爱的小狗
陪读
不要乱扔垃圾
我一天的学习生活
我们的茶园
忙碌的星期六(Busy Saturdays)
邻居英语作文-Good Neighbours
我的秘密梦想
我的星期天(My Sunday)
我的朋友
Our Teacher of English
国企改制更需构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全视角绩效考核法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人力资源的成本核算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沃尔玛成为世界第一的四大法宝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IT企业文化应该产生什么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世界著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精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湘财证券大力推行SI训练计划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文化量化与系统管理培训班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丹田集团――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大人力资源观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零售业身悬四大命门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企业家不能空谈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让“八荣八耻”成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对庄吉服饰文化的一点思考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刷子李》教学设计二
《刷子李》重点字词梳理
《刷子李》老师语录
《刷子李》重难点分析
《人物描写一组》随堂练习——基础篇
《刷子李》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人物描写一组》美文赏析一
《人物描写一组》美文赏析二
《刷子李》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刷子李》重点字词的意思
《刷子李》考点练兵 积累篇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之二
《刷子李》同步作文 范文欣赏
《刷子李》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刷子李》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