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浅析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难点及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对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并结合praat语图总结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汉语声调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留学生 声调 教学策略

语音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基础,语音习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成败。在汉语音节结构中,声调传递的信息最多,并且在汉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正如林焘(19

9

6)所说“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层次”[1]。世界上绝大部分语言都是非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声调是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笔者对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中、高级留学生,共计64人,以泰国学生居多,韩国学生位居第二,此外还有土库曼斯坦、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年龄在16岁~57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到硕士学历不等。本次调查抽取的有效问卷共64份。

二、声调学习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首先列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选项供留学生选择,考察“汉语什么最难学”根据三者中谁调查结果列表如下:

声母 韵母 声调 都难 百分比 18% 10% 69% 3%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留学生来说汉语声调是最难的。虽然现在汉语说得好的外国人很多,但口音地道,发音流畅的人不多。这一问题不仅出现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即使中、高级水平的留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声调偏误。另一方面,声调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组成部分,只要声调发准了,即使声母、韵母有一些问题,听起来也会是比较地道的汉语,也不至于被贴上洋腔洋调的标签。因此,声调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重点和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全面地调查留学生的习得汉语声调的情况。

1.最易学的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其他

人数 30 1 3 37 1

从上表可知,52%的人认为去声最容易学,而30%的人认为阴平最容易学。可见,去声和阴平是留学生最容易习得的声调。

2.最难学的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其他

人数 2 28 33 3 2

百分比 3% 41% 49% 4% 3%

从上表可知,49%的人认为上声最难学,而41%的人认为阳平最难学。由此可见,上声和阳平是留学生最难习得的声调。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阳平和阳平的发音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8名留学生,制定了相应的阴平和阳平字表,让其认读,并用praat语音软件记录并生成折线图。

图一:阳平发音情况

由图一可知,留学生发阳平时,存在明显的调型错误,发成阴平、上声及去声三种情况都有。而其中发成上声的概率最大,也就是阳平和上声容易混淆。

图二:上声发音情况

由图二可知,留学生发上声时,最容易发成阳平。且从语图上看,发上声时,起点较低,折点靠后。

3.最容易混淆的声调

阴阳相混 阴上相混 阴去相混 阳上相混 阳去相混

人数 7 3 5 43 6

百分比 11% 5% 8% 67% 9%

根据调查可知,阳平和上声是留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声调。这与之前最难学声调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汉语声调中的阳平和上声从调型和调值上来说,确实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所以这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分辨的,也就容易出现“阳、上”相混的情况。

三、对声调教学的启示

(一)传授声调知识,增强学生的声调意识 1.阴平是高平调,中间没有升降变化,是汉语四声声调中比较容易学的。我们可以通过平直调型的练习,即先教学生发11的低平调,再发33的中平调,再发55的高平调,然后反过来从高到低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声带松紧的不同变化,通过练习阴平也可以给其它三个声调定高低。

2.阳平是个中升调,主要掌握其中升的特征。

3.上声是个曲折调,也是个最长的调子。上声的低降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低是目标,降是手段,因此,在教授上声的过程中应反复强调“低”的特征。

(二)引进“声调特征点”的教学策略

针对绝大多数留学生都会出现的“阳、上”相混的语音难点,可以引进“声调特征点”概念,强化“声调特征点”教学。留学生在发音过程中容易“阳、上”相混,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好阳平和上声音高变化中的关键特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画出两个声调音高曲线的基本走势,让留学生们分清阳平只是在调头出现的小小的“凹形”,而上声则在调型段中部有较大的曲折,并且音高也比阳平要低,并配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学生区分两个声调。

(三)声调教学应该贯穿教学始终

声调教学时间过短的问题是目前整个对外汉语学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所调查的杭州师范大学也是如此:声调学习一般集中安排在开学之初的一到两个月,然后就开始学习词汇语法,当其他技能课进入了各自的专项训练内容后,声调就开始受到冷落。其实,声调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需要培养新的发音习惯,而留学生因为年龄、母语发音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发音定势,很难在短期内有所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声调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注 释:

[1]林焘.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

(3).

[2]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

参考文献:

[1]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3.

[2]林焘.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

(3).

[3]宋益丹.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

(3).

[4]薛冬梅.泰国中学生汉语四声单字调获得情况研究[D].广州:暨

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A Shining Star(一颗闪亮的星)
我的一天My Day
Great Trip(伟大的旅行)
This is my school
Our School(我们学校)
My hobby我的爱好
My favourite person
I love Spring Festival(我爱春节)
春节放鞭炮
我的书包 My Backpack
I Love My Family(我爱我的家庭)
年级英语作文 旅游 Traveling
A letter to my pen pal
A Trip一次旅行
We have only one world
必须建立综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作用分析
人保完成股改 微笑面对上市
精神损害可保性探析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受青睐(小资料)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升边际消费倾向
入世后中国再保险面临发展与挑战
保险公司上市是否“利好”?
关于农乡贷款保险发展诌议
论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规避
我国医保改革顺利进行的主要经验
保险意识应有效牵引保险需求
保险基金入市比例为何提高
商业医疗保险为何不尽如人意(资料)
对完善生育保险分娩效益透析
《画风》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邮票齿孔的故事》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2
《画风》 整体阅读感知
《邮票齿孔的故事》 考点练兵1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画风》随堂练习 提高篇
《画风》 重点问题探究
《画风》随堂练习 巩固篇
《画风》 作者简介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画风》 考点练兵2
《邮票齿孔的故事》 范文习作
《画风》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