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07
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这话是古龙说的。
脚踩着泞成泥的湿答答地面,确实没有一点寻短见的庄严气氛。
一群婆婆妈妈拢在一块,各个巧舌如簧,牙尖嘴利的模样,像溜滑的泥鳅,严丝合缝,扒不下层皮来。
因此,总有人抨击传统菜市场里的市井气,是媚俗的、陈旧的、腐朽的俏皮话儿;是吆五喝六的俚语和满天飞的脏话,人们打趣着、用不那么正经八百的方式重新解构着社会。
最近看了《麦兜和我的妈妈》,妈妈教他说:
“切,那个老太婆卖的菜不行啊!”
“怎么不行啊?”
“不说了,积点口德吧。”
“行了,就这样啦!都快烂了,便宜点卖了吧!”
“都收摊了,卖掉算了!”
麦兜还不懂,失业与迁徙,时常作弄人们,不待挣扎,就已被波涛席卷而去。影片煽情得有点矫情,但是麦太告诉我们:成长为一个女汉子,不仅要精通百般武艺,更得活得有滋味。
我也从不觉得自己胖,只是丰满而已,多么乐观!
在美国人眼里,自信是头等重要的,我一向认为菜市场里穿梭的人们有这等风情。女人穿着褪色的混纺睡衣排队买豆浆、油条;男人穿着皮凉鞋踩过泥淖,溅起的污点直接弄脏了裤脚;老人弯着腰掰掉玉米多余的叶子,去些重量;孩子们在狭窄的过道上跑不起来,在炸元宵和卖糖瓜的摊子前聚成堆。上这儿来的人们,都是一定要“先尝后买,不好吃不给钱”的,最好黄瓜还打着花,葡萄还沾着霜,水萝卜带着泥土。
菜市场里永远是人声熙攘,老北京的吆喝声有腔韵:“香菜、辣蓁椒哇,沟葱、嫩芹菜呀,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买大海茄子,买青萝卜、红萝卜、嫩芽的香椿啊,蒜儿来好韭菜!”如果看着文字体会不到,可以去翻翻侯宝林的相声段子《改行》。
我们家里平常不赶早市,经常起不来,但是入夜的市场却经常去。主要是吃。大连的人民广场以前叫斯大林广场,正对着庄严肃穆的市政府。入夜以后把车道封起来,卖衣服、卖菜、卖装饰品,摊位排列没有一定的规矩。最喜欢缠着妈妈买上一碗炒焖子,两面煎脆,拌上麻酱和蒜汁,用铁丝弯成的简易叉子吃。吃完了咂咂嘴,还想着再来一碗。每个市场都有一两个喜欢的摊子。一二九街那里,有一家炸牛排和肉串的美食车,我和妹妹经常被寄放在那里等着大人买完东西。十几年后还要找着去吃,不过现在涨价了。
最近几年,大连的菜篮子工程将生鲜超市开进小区,再难觅到占道市场的踪影。所以我们每年在外面旅游,总要钻进巷子里去找纯正的本地风味。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从银记肠粉身后的巷子钻进去是一个大的市场,人头攒动却少有游客。看见笼子里装着活的土蜂卖,见识了广东人的丰富口味。三亚第一市场的海鲜和水果很有名,不过物价却没有在海口无意撞进去的菜市场便宜,芒果只要2块钱一斤。但三亚也有好吃的,我们在街边遇到一种“天妇罗”,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口油锅边,等着老板将熟的炸物捞起来,泡在甜甜的蒜汁里面吃。
菜市场,对那些有情怀的家伙来说是人间,对我来说是天堂。
最回味在姥姥家赶春节的大集,巡过了卖冰糖葫芦,爆米花的摊子,抱着一大盘5000响的炮仗,花三块钱打辆马车回家。大人嫌屁股疼,从来不坐,稍大的表哥能在马车走的时候上下窜,只有我坐着,等车子走过一个洼,颠起来像玩过山车。
今年春节,我在北京过,三十晚上菜市场老早就闭店,门外挂着好大一块牌子,“初八营业”。他们也回去,奔他们的家乡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安全同我行
- 命运
- 爸爸的一天
- 我的妙妙
- 祖国是什么?
- 虞美人·雪
- 《命运》(第五十四集)
- 爱的礼物
- 生生不息的中国
- 80后的晴天雨天
- 观阅兵式有感
- 奥运之光,照亮我的理想
- 《狐假虎威》续写
- 抗震救灾机器人
- 美丽的校园
- 七彩云南焕发“新生机”
- 密云的“金与绿”
- 春节消费红火 节后消费主体基金走红
-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 寻找主力:技术分析+盘口分析
- 华凯创意IPO: 收入增速逐年大幅下滑 拆借资金疑存利益输送
- 好想你:重仓买入的投资逻辑
- 股市投资新常态
- K线的秘密:倾盆大雨 必逃无疑
-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体验文化
- 应流股份:股价高位盘整 机构大举买入
- 业界热议马蔚华“P2P提案”:监管措施仍有待细化
- 新经济类股的机会与风险
- 股神榜:新华联、天士力、珠江钢琴
- 巴菲特取胜的策略有哪些?
-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 a、o、e
- a o e ( 2课时 )
- 滴水穿石的启示
- 再见了,亲人
- 认识四线格
- 低年级拼音识字教学游戏
- 课前教育
- a o e ( 2课时 )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苏教第一单元教案
- 夏明翰英勇就义
- 过桥
- 小小的船
- 语文园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