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论文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的主义,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一种对立统一,一种“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内容上,吸收、借鉴、扬弃了其他主义的科学成果;从政治实践上,超越其他主义代表的特定利益和立场;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封闭地产生,也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它与其他社会的主义之间,在理论内涵、政治实践和规律把握上存在着区别和联系。前者与后者不是绝对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一种对立统一,是一种“超越”。研究“超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超越的方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新的视角,得出超越的“结论”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下我们拟从理论内容上分析关系的超越性质,从政治实践(选择)上分析选择的超越特点,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分析理论与实践超越的客观基础,从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社会本质,使我们能够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人旗帜,更加自觉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适应实践需要、经受实践检验,形成了构建和变革社会的理论和主张,其中各种“主义”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在否定封建社会“神”的权威的基础上,各种人的“主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又不断经历着发展与演变。主张个人本位、强调个人自由价值的自由主义,作为近代民族国家成长历程中争取生存和发展斗争的自我意识的民族主义,以及要求维护传统、崇尚政治妥协,反对激进革新的保守主义等均是近代以来有着深远影响的社会政治理论。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当时的)等是反封建的旗帜,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它们一方面反映社会的规律和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其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如自由主义片面强调个人,追求资本利益,使以其为主义的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冲突不断;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则要求承认社会的整体价值和利益,因此,作为其矛盾的理论表现,一种新的“主义”便应运而生了。

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社会为价值的新社会理论和思潮。社会主义反映社会规律,代表历史前进方向,从逻辑上,是对上述思潮的否定与超越。例如,社会主义是对自由主义的否定,更是对其的超越。一方面,社会主义强调个人价值,重视个人的利益;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认识到个人不自由的社会根源,即资本主义制度,并力求找到一条超越资本主义,真正实现所有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发展过程,之初是空想社会主义,尔后是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某种伦理主义,马克思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因此,从发展上,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对仅仅从价值理性原则上论证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一种超越。科学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找到了实现价值的手段和道路,这就是无产阶级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制度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化地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社会地组织生产,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道路,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意义重大,它与工人运动结合,兴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历史的发展却不是逻辑的直线运动。一方面,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现在再到国际(或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各种社会思潮适应社会变迁经历了新的变化发展,如自由主义便从古典自由主义、现代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等)发展到新古典自由主义(哈耶克、弗里德曼等自由原教旨主义);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运动在19世纪末出现了历史性“分野”。一边是西方主要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从体制外到体制内;而另一边是东方(俄国、中国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凯歌行进,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与这种背景相适应,理论上也出现了东两方的分野。

在西方,不仅出现了狭义的伦理社会主义(19世纪末德国新康德主义者海·柯亨、纳托尔卜和阿·朗格等),而且社会民主主义从本质上就是一种主张从道德原则论证社会主义的伦理社会主义。它强调社会主义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但却把价值放到了不恰当的基础和本原上。西方主流社会主义不仅在实践上成为一种本质上改良的社会运动,而且形成一系列系统的改良主义理论,从市政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到“职能社会主义”等。西方社会主义认同并融入现行政治体制,强调多元民主的价值,并且把西方的民主视为普世的模式、原则,强调经过特定的民主来“实现”社会主义,等等。

而在东方,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重视革命与制度的变革,即通过革命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实际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但在探索过程中,它们在一定时期内既出现了忽视生产力的作用,忽视个人的利益和价值的偏向,也出现了忽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忽视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实践中,在理论上也是重制度特征和革命专政,重视改变生产关系,而实际上轻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价值)的实现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再获新发展,社会主义面临新挑战,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再次转型(提出介于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新第三条道路),东方现实社会主义则在改革中曲折发展,与苏东剧变相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并获得发展。具体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思想、模式、战略的转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尤其是在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并经过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但当时,“文革”后的中国还没有条件把社会主义价值(如公平公正、人的全面发展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世纪交替时期,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实践便把发展、改革的“价值”目标问题进一步提上了日程。学术界开展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讨论,党中央也创新理论,强调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是“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是“社会和谐”(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有明确的价值目标,而且没有脱离现实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没有放弃公有制为主体;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脱离中国的国情。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回归,也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超越,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以上我们对“超越”关系作了一个简要的历史考察,以下我们对这一关系再作一内容比较和逻辑的说明。我们认为,在学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理论和思潮的关系是·种“超越”。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种超越。它否定了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个主题、一条道路、一系列理论,把社会主义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之上。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之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题。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是一种超越。它强调个人的基础性地位和价值,要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价值,不搞自由主义;承认市场的作用和自发的机制,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党的领导)与市场相结合,不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强调理性主义但主张按规律办事,等等。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一种超越。它强调价值,但超越价值,不是伦理社会主义;借鉴混合经济,但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同于职能社会主义;强调推进民主建设,但要从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际出发,不搞“三权分立”、“西方民主”;提出“两个先锋队”(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论,但不搞所谓“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等等。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也是一种超越。它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但不搞狭隘的民族主义、霸权主义,强调要有开放的精神、世界的胸怀、和平与发展的追求和尊重多样性的境界,等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酝酿、形成、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建立在中国现实基础之上的丰十会主义,是对传统与现代政治理论、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的超越。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超越”(批判、继承、借鉴与发展)关系是本节内容的核心与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我们的确不能对其他“主义”一了了之,这样既不符合原则,电不符合实际,因为它们有人类文明成果的“基因”(或因素),有符合社会化规律的内容,是我们吸收借鉴的源泉;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其主义的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尤其不能简单地混淆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趋同论),采取盲目的拿来主义(西化),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话语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的建构,还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内容上是超越(借鉴发展)了各种主义的话,那么在政治选择的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也是一种超越,是超越了某些集团、阶层的利益,而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

政治是“利益的权威性分配”,政治的选择实质上就是某种利益选择和利益斗争。“主义”带有浓厚的利益内涵,作为意识形态、国家哲学,“主义”在政治选择过程中,包括制度、体制、政策、策略选择的不同方面、层次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代表着一定的利益、价值。简言之,“主义”关系发展道路的总体选择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深刻地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首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使民族获得独立,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结束了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历史;第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以工人、农民为基础的广大劳动人民翻身作了主人;第二,是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中国发展的前景,即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因此,社会主义政治选择,从本质上是超越于其他主义代表的集团、阶级或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符合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选择。不仅如此,在建国之初,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为民族和人民带来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利益。

但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没讲过,前人没做过,只有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设时期开始之初,我们没有社会主义改造的独特经验,体制上基本是学习了苏联模式,有比较集中的特点。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经验教训,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比东欧各国搞得更好更快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却还没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且在探索中还出现了失误,甚至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影响r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也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这段历史表明制度选择关系重大,但要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还必须在政治上选择一条符合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此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1/4的世纪里,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政治体制都已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巨大的社会变迁自然也反映在政治领域,“主义”的认同和选择在所难免,在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和民主社会主义就曾对社会产生影响,有人称其为所谓值得关注的四大主义选择。

自由主义思潮是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社会思潮。所谓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根本上来说,是试图效法现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全面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融入所谓世界潮流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首先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移情”,尔后形成自由派知识分子在20世纪80年代发动的“启蒙”运动,再后是在市场化、非公有经济发展,从而引发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演化为推行新一轮“自由化”和“民主运动”的主张。

民族主义思潮是对“西方模式”的反思与全球化挑战的回应。概括起来,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有五大基本诉求:反对全面开放,主张适度开放;抵抗西方霸权,推进区域化;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均衡;抵制西方话语霸权,矫正崇洋媚外心理,建构民族新文化;发展中国的战略产业。而全球化的挑战和中国的崛起,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推动着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走向高涨。

“新左派”思潮则是社会变迁的新结果。作为对世界主流思潮(自由主义)的一种批评性话语的特质,“新左派”具有两个基本的思考维度:反思传统社会主义,意味着“新”;批评资本主义与西化潮流,体现了“左”。从总体上看,“新左派”思潮具有鲜明的现实批判性。批判市场化、现代性和经济决定论,诉诸民主、诉诸群众,主张社会均衡发展等,体现了“新左派”的基本思想倾向和理论主张。

民主社会主义是与苏联模式不同的西方改良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曾作为一些人思考社会主义改革的参考,在苏东剧变后受到否定和批判,但在世纪交替,中国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面对发展中的矛盾,党和人民重新审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的时候,一些人想赋予中国30年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意义,想选择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甚至发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呼唤。

改革开放30年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或者社会民主主义等流行于当代中国的四大社会思潮都源自社会,具有现实的基础。四大思潮突出而集中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的感受、经验以及他们的愿望。同时,它们又反馈于社会实践,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社会依然处于迅速的发展变动之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主社会主义四大思潮也将随之进退起伏。中国政治思想界的分化、矛盾与争执,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并将反馈和影响中国实际的社会生活。

但需要指出的是,四大思潮和主义,在本质上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重复西方的发展道路,就是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真正的发展,不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是死路一条。选择传统的社会主义(或新左派),不改革、不开放,僵化保守,抽象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却维护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使国家不能发展、人民的利益不能实现,也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就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选择狭隘民族主义、闭关自守或争霸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既不能拓展发展空间,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是一条斜路,不是中国人民和民族的利益所在。选择民主社会主义,既不符合中国国情(民主社会主义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条件相联系的),又不能团结人民,最后只能是重蹈苏东剧变的覆辙,葬送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吸收、借鉴和超越其他主义的成果,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才是超越于各阶层、集团、群体的利益,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上与其他选择不同,是一种“超越”。 "

为什么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政治选择,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超越了各种主义及其阶层、集团的利益呢?

首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方向,才能从基础上保障、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广大劳动人民才能是生产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才能共同建设、共同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即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才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的根本利益。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也是一种政治选择上的“超越”。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规律上与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有着内在的统一。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政治实践上的选择或超越,不是一个人、一个政党的主观愿望,而是有其客观基础的,既符合理论的逻辑、政治的要求,又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华民族、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首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性主题,即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上处于先进地位,但当世界以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宣告近代文明时代开始的时候,中国封建文明却落伍了,这不仅反映在国家的积贫积弱上,还表现为主权的丧失和民族生存的危机。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对的主题就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二,由于特殊的国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解决这两个历史课题,历史上无数先觉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统治者改革的努力、农民的起义和斗争、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等,但都没有找到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国家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第三,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国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艰难探索,理论创新,实践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极大成功。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中国的国情,是惟一正确的选择。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是成功的选择,它“超越”了其他主义,理论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理想开始变为现实。

最后,政治选择还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超越”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实践、事业,还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还很落后,落后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超越的目标,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超越其他的主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需要我们自觉的长期奋斗。但关键是坚冰已被打破,道路已经开辟,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民族一定能够复兴,人民利益一定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会成功。我们期待着,更要时刻努力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谁说不相容?
爱的脚步
你还会浮躁吗
脚步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让世界充满爱
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惊蛰
我是怎样学好地理的
期望·风铃
给市长的一封信
球台下的脚步
幸福的真谛
税务分局各项规章制度集
直属机关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大型设备的运输及搬运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责任制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组职责及工作制度
市审计局机关考勤制度
科室工作目标责任书
公司巡逻制度
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职责制度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制度
科学发展观调研制度
企业公司工会图书馆管理办法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
浅谈天然河道水面线推算要点及改进方法
古田溪三级大坝老化病害及其治理
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水面线的设计计算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吉林省城市供水规划大纲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中特殊地层的灌浆方法
松花江中下游造床流量分析
澳大利亚调水工程
巧用南方CASS5.0制作测绘报告
新西兰水资源管理与环境政策改革(下)
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若干构想
21世纪的朝阳产业
论水权体系和水市场(下)
南方CASS测绘成图软件应用常见问题解答
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北京的春节》 美文2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北京的春节》 习题提高
《藏戏》教学设计(一)
《藏戏》 随堂练习提高篇
《藏戏》整体阅读感知
《藏戏》 随堂练习巩固篇
《顶碗少年》 老师语录
《北京的春节》 美文1
《北京的春节》 教案1
《北京的春节》 习题巩固
《北京的春节》 重点探究
《北京的春节》 教案2
《藏戏》重点问题探究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