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07
在继承中律动时代特征
创新是推动传统家具制作技艺不断发展的手段,是增强红木古典家具产业活力的智慧源泉,也是社会进步和时代特征的标志。
“神工奖”是中共瑞丽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瑞丽珠宝、红木行业协会为推进该市宝玉石和红木家具艺术而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奖项。2014年红木家具、雕刻木艺“神工奖”评选活动为第三届,涌现出了数十件获奖精品,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继承传统技艺制作手法的基础上,创新元素凸显,令人观后大有“精神一振,茅塞顿开”之感。
奇思妙想拓展使用功能
家具随居住环境而变,“隐性”蕴涵无穷变通。
在家具设计界,功能性跨界与融合的设计风潮越发显现。当小户型渐成 市场主流,在有限的居家空间里,标准尺寸家具难免会“碍手碍脚”。在这样的背景下,讲求独具匠心设计的功能家具便应运而生。
紫建红木匠心独具的推出获麒麟大班椅和如意大班台获双项国家专利。大班椅外形美观,能转动,能行走,在椅脑左右雕刻的如意头上分别镶嵌天然翡翠,扶手一雌一雄立体麒麟,口含天然珠宝,红木与宝石结合,自然、巧妙。大班台中部设置一个暗柜,暗柜后框撑住台面,抑制台面变形,即增加了储物空间,又不影响外观美观,大有王者风范,彰显主人博大气魄。
多功能方桌同样是国家专利产品,台面尺寸和麻将桌相同,当台面拉开或合拢时茶具能自动上升或下降,需要泡茶时将台面拉开,所需茶具随桌面的拉开自动上升出现,变成具备专业茶台功能的茶台,喝完茶后所用茶具随桌面的合拢移动下降收藏。合拢后是一正方形的小方桌,再配上围框则是麻将桌,它既是餐桌又是茶台、又能打麻将娱乐,一桌多用,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强。
蝴蝶椅根据蝴蝶的优美姿势仿生造型,设计巧妙独特,平衡重心设计得当。重心移动产生摇动动力,是为随意舒适的摇椅;旋转后脚着地,用离合器锁住,又成为舒适的休闲椅;旋转前后轮着地,用离合器锁住,成为灵活行走的休闲椅,堪称一款难得的多功能艺术休闲椅。
“金漆透丝”开雕饰技艺先河
专家指出,由于传统工具在使用功能上的局限性,木雕技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都难有大的突破性发展。
而作为一种创新的木雕形式,志文木业推出的获奖作品《影雕禅椅》,其在文化艺术性的开拓创新、学术理论上的大胆尝试和欣赏、实用性的科学实践上,都有着极大的价值意义。
中华木工委评审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当场拟命名该雕饰技艺为“金漆透丝”。
所谓金漆透丝,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金漆技艺的基础之上融入木雕艺术的一种雕刻技法。金漆始于唐,盛于宋,清朝末期传至民间,在历史上属于皇宫贵族享用的专有材料工艺。而所谓“透丝”,则是一种科学、细腻的雕刻技法。漆艺融入家具雕饰可谓透雕工艺、丝雕技法,要求雕工技艺高深,全神贯注,执刀在手,每一步力道下去,必须一气呵成,如果不慎雕断一条须丝,则前功尽废,其难度不言而喻。
金漆透丝在艺术上有其独特的风格,构图吸收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技法,点线成面,写实逼真,层次分明,布局匀称。人物风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在雕刻艺术家的刻刀下,线条圆润,无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南国地方特色。
由于金漆透丝是在金漆的覆盖面上施以透雕技艺,从而有效节省了珍稀木材,直接增强了家具用材的环保性。
在创新中打造“滇作”特征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放翁的咏石名句道出了赏石情趣的共性,正所谓美在自然,美在无声,美在永恒。让家具走进“新石尚”的艺术殿堂,让人类回归大自然。
明君宏冠推出的一款《双面雕折叠屏风》,孔雀花翎镶嵌蓝宝石,宝石在雕刻图案中映射多彩光芒,活灵活现几可乱真。《檀雕千里江山沙发》背板镶嵌的名贵玉石由客户专门提供定制家具,尤其彰显华美、高贵风范。鑫盛祥的《灵芝太师椅》亦颇有创意。
万宝红荣获红木家具特等奖的《花开富贵沙发》11件套尤为引人触目,通体精美奢华,大气磅礴。凤凰为百鸟之王,仙鹤寓意健康长寿,祥云缭绕,吉祥八宝,其深、浅浮雕与丝翎檀雕多种雕刻技法的巧妙融合,浑然一体,足见其深厚的雕工技法。涵森实业的《瓶形博古架》造型别致,富有文化气息,不失为文人雅士佳品。
彩云南出品的《中华魂挂屏》,是本届“神工奖”雕刻题材创新的代表作,一组解放军官兵顽强战斗在抗洪救灾最前沿的英雄群像图,气势恢宏,传递正能量,具有强烈鼓舞人心的时代气息。
崧桦神艺荣获根雕最佳创意奖的《幸福人生》,在选题造型上取其自然、顺势而为上巧夺天工,一股清新和谐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陶然其中。东升木缘的《老子骑牛》,人物胡须飘逸,奔牛刚劲坚毅;《丝绸之路》驼队跋涉,驼背上的老人嘴刁烟斗悠然自得。万宝红的《寿星贺寿》童子执壶斟酒的造型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十八罗汉》神态各异,生动灵活。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传统技艺上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用创新的理念和作品的个性化打造“滇作”特征。创新无所不在,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的向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小书迷
- 我的爸爸
- 与时俱进的外婆
- 外公
- 我的妈妈
- 我的表弟
- 我的好奶奶
- 我的家庭
- 我的爷爷
- 我的表妹
- 我爱我家
- 我的老师
- 我的“学生”
- 给妈妈画像
- 静静的夜晚
- 坦诚相待 热情鼓励――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 营建民主与科学的师生关系
- 论学校国有民办制
- 为什么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 多媒体网络课程中视频应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1世纪: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
- 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五条原则
- 班主任素质之我见
- 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 学习方法讲座(三)
- 新时期学校德育整体优化初探
- 小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 “所需即所学”的教学设想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 《跑进家来的松鼠》结构分析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松鼠介绍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杂谈
- 感悟“喜爱”──《跑进家来的松鼠》案例反思
- 我是那最后一头战象──改写课文《最后一头战象》
- 《最后一头战象》文章主旨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 《最后一头战象》相关链接
- 沈石溪简介
- “坦克”──战象
-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