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70后怎么管理90后?

70后怎么管理90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70后怎么管理90后?

Lisa Orrell是位知名人物。她不仅是《如何留住千禧一代》(Millennials Incorporated)一书的作者,也是能在如何管理千禧一代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的培训师和顾问,而拥有这一资格的人屈指可数。

今天那些成功的领导者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不同年代的人之间的差异性,也知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到招揽、管理并留住千禧一代时,这种认知尤为重要。

位于纽约的ReSource Pro是一家为保险行业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据其CEO Dan Epstein所说,该公司90%的员工都属于千禧一代。

“我确实能看到在部分管理者和年轻员工之间会产生冲突。”他说,“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总是说‘照我说的做’,这就是冲突的原因。”

Tammy Erickson是伦敦商学院的首席研究员,她曾经出版专著《Y世代如何取得职场成功》(Plugged In: The Generation Y Guide to Thriving at Work),并且正在参与一个提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指导计划。她说:“我得说我接触过的90%的X世代(译者注:指出生于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之间的人)管理者都曾被千禧一代激怒过。这些管理者会说,‘我们得照章办事。我得守规矩,你也不例外。而你提出的这种要求不在我的许可范围之内。’”

Erickson说这种回应方式“很有人情味,很正常”,但她对此并不满意:“我告诉他们,这么回答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你想留住这些年轻人,就要尽可能地激励他们,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不要用婴儿潮一代的管理者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千禧一代,那已经成为历史了。”

身为管理者的Epstein则试图去满足这些职场新生代的期望――他们渴望创新,希望自己能担任重要而有趣的职务,并且能在公司活动中拥有发言权。“我们对工作流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力求能让员工更好地适应并投入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Epstein在员工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近几年他专门拨出预算供员工进行集体活动。“员工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这笔钱,”他说,“有些人会一起去旅行。我们想创造一种氛围,让每个员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尊重。”

他还调整了公司的薪酬计划,为那些想快速往上爬的千禧一代提供升职空间。Epstein指出:“他们想看到自己的晋升前景如何。所以我们很少让员工等待很久才给他们一个幅度很大的升职机会,而是小幅度但频繁地提升他们的职位。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

事实也证明,和前辈们相比,千禧一代对短期晋升的需求很大。“与婴儿潮世代和X世代的管理者相比,千禧一代最明显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对自己当下的状态格外重视。”Erickson总结道。

原因何在?美国的千禧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恐怖主义和校园暴力的影响,Erickson认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测”:“他们之所以会在办公室反复询问‘你是想让我在今天做点有意义有挑战而且很重要的事吗?’原因就在于此。”紧接着她又补充说,最适合引领千禧一代的领导者“会把自己当成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老师”,他们会详细安排好这周应该完成哪些工作,以及应该让团队学习什么技能,并将所有计划合二为一,形成一份完整的可执行方案。

事实上,和前人相比,千禧一代成长的环境更富包容性和参与性。要想成功驾驭他们,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工作成果而非员工的个人表现。

“千禧一代的学业多是围绕团队合作进行的,”Erickson说,“他们参加过大量的集体活动,也很适应这种活动方式。”

这一点导致他们与注重个人评估的传统企业文化格格不入。Erickson的解释是:“我们过于看重员工的个体表现,忽视了通过协作往往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接下来再让我们谈谈成果反馈。《哈佛商业评论》和普华永道事务所联合进行的员工调查显示,千禧一代希望通过频繁的工作评定持续得到认可。

Erickson指出,调查结果显示了不同世代的差异所在:“我是在一个信奉‘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环境中长大的。反馈意味着我将要接受别人的评判,而通常收到的都是负面评价。”但对千禧一代来说,“反馈证明他们得到了关注,而且对他们有指导意义,最好一天内能收到多次反馈”。

确实,长期以来,年终考评一直都是主流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请继续保留。但千禧一代更希望能够随时了解公司对自己的认可度,合格的领导者应该设法通过社交媒体更新、同行评议或导师计划等途径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听过的千禧一代对管理者最大的不满就是,‘我老板总是取消我的一对一指导时间。’”Orrell说,“然后他们会说,‘算了,反正他也不尊重我的时间。’而导致千禧一代离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千禧一代的流失率充分证明那些无法改变传统领导方针的管理者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困扰。Orrell和她的公司常被问到该如何帮助这种管理者与千禧一代和谐相处。“他们问我,‘我们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因此与员工产生矛盾,而且会有种挫败感。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类似矛盾的出现呢?怎么才能让所有人达成共识?’”

Orrell直言:“员工不是要离开公司,而是要摆脱某位管理者。他们不是对办公楼有意见,而是对那个每天都要共事的人颇有怨言。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能忍耐5?10年,但千禧一代只能忍耐5?10个月。”

“很多人都以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50多岁的老领导身上,因为他们理解不了年轻员工的思维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她补充道,“最容易出问题的是30多岁的X世代中层管理者。他们对需要手把手指导但又爱发牢骚的千禧一代极为不满。”

很多企业都因此做出了极大的调整,那些精明的企业领袖正致力于改变长期停滞的管理现状。“聪明的公司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他们会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速,最终将会通过解雇那些不合格的管理人员来避免摩擦。”Orrell说道,“因为如果员工对上司全无好感,就会扬长而去。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个爱笑的我
我钦佩的一个人
我的奶奶
可爱的小表妹
她是谁
我的可爱老爸
妈妈的吻
我快乐我成长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脑迷
弟弟
我和小狗
我的表弟
成长的快乐
试析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简论中美日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对于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关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简析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与辩证性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有效开展谈心工作的原则策略浅析
论以科技创新为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试析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和谐模式的构建
关于“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探讨
试论技师学院学生节能习惯的培养
关于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历史教育探析
《匆匆》教学反思
感悟《匆匆》
孩子,请你学会思考──《匆匆》教学反思
对《匆匆》的质疑
《匆匆》教学得失谈
感悟,在诵读中突现──听支玉恒《匆匆》一课有感
体验、感悟──《匆匆》教学反思
借助想象写出留在感觉中的东西──读六年级下册《匆匆》
《桃花心木》读后感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桃花心木》相关知识
读与悟──《匆匆》一文教学点滴
《桃花心木》课文导读
生命的大美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