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4
施崇棠:迟到者的征战
一动一静,皆为修行。
在诸多千亿规模超级公司的掌航者中,台湾华硕集团董事长施崇棠有一个公认的特质:儒雅。
这位形貌清癯的老者,被员工视为“教授型”领导者,待人接物温和有度,工作缠身亦未废食素、养气、坐禅诸功课,心中亦有大性情,当挚友罹患恶疾,他能抛开公务,特意搭越洋航班前往探望。
但若置身商战,则可见其果决老辣的一面。
无论七人共创宏,还是掌舵再造华硕,施崇棠都是以“巨狮”、“银豹”、“常山蛇”之战术,于四战之地中杀出血路,行棋布子稳准,更隐含商场猎杀者的霸气与攻势。
如今,施崇棠放眼远望,挂帅亲征。
而这,只是一场艰巨战役的开始。如同PC时代的笔记本鏖战之始,华硕的移动化战略入场已迟,能否后来居上,仍有待考验。
华硕的未来命运系于此役。
逆势入市
2010年,联想的柳传志曾提出“猝死论”:不同于传统领域,如果发展战略出问题,IT企业往往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在短时间内猝死,而移动互联网的颠覆正在加剧这一风险。
这也正是施崇棠最担心的问题。
这一形势下,华硕正以互联网为方向,推进自己的“第三次变革”。在此之前,无论是从主板生产商过渡到个人电脑品牌商,还是进行华硕品牌与代工业务的切割,都成为华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战略转折。
新的业务版图中,手机已经成为不可缺失的一环。此前,由于战略的摇摆与游疑,华硕错过了手机市场增长最为迅速的黄金期,直到2013下半年开始,才真正在这一业务上发力追赶。
但此时,华硕已不得不直面极为严峻的市场环境。
当前,中国大陆手机用户已超过13亿户,手机销售放缓,新增市场空间收少,运营商补贴策略调整,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加入竞争、行业集中度增高等因素叠加,让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业界已普遍预测,2015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惨烈。
在中国大陆,平均每三天就会有一款新的旗舰手机发布,无论是再高的性能指标、再低的产品定价,都会在短时间内被迅速刷新,产品的销售周期更已从过去的12个月以上,缩短到了3个月甚至数周。
这是华硕的一道“难行门”。在2014年,华硕的手机销量为约1000万台。
不过,在施崇棠看来,如果华硕手机业务能保持现有的成长速度,这个目标仍有望达成。
“去年大概这个时候,我们1个月销量还不到1万台,但到4季度的时候,已经到了1个月150万台。”他说。
据华硕人士透露,华硕此前曾为2015年定下1700万部的手机销售目标,今年春节后重新上调。
战略得失
施崇棠的商道,深受影响于奥地利管理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
马利克鼓励灵活创新,倡导长远利益优先,并喜欢以仿生学的原理,对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管理提出自己的理论,这些都在施崇棠的行为中体现。
比如,施崇棠曾总结的“巨狮”、“银豹”与“常山蛇”战术论早已为人熟知:“巨狮”将自己定位于规模远超对手的食物链最强大者;“银豹”通过灵活身躯切入整个“森林”;“常山蛇”则是《孙子兵法》里反应迅速的象征,“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但无论如何应变,施崇棠真正最看重的,依然是自身战略的稳定性。
在华硕的产品中,一个重要的品牌系列名为“ZEN”,意为“禅”。
修禅首要为定。定即“不乱”,无论泰山崩、黄河决,都不改自身。
这亦是施崇棠为自已所立准则。修禅多年,他早已将生意纳为修行,惯于在逆境中稳扎稳打,以弱伐强反转战局。
从某种意义来说,华硕过往的成功是产品级的成功。强大的工程师基因,加上施崇棠强力推行的“设计思维”,让华硕在几乎任何产品线都能以性能优势获取用户。
但如何把握整个产业的趋势与节奏,甚至以开创式产品为切入点,引领整个行业的创新浪潮,华硕并未做到最好。
“在平板电脑市场成功后,内部有一堆声音说,我们做好平板就好了,不需要冒风险去做手机市场。”施崇棠说。这些声音最终被他的坚持说服。
不过,在施崇棠看来,虽然形势落后,但华硕依然有自己的机会,他的策略依然是先立住脚跟,再缓图之。
正面决战
最近,施崇棠乐道的,是台北大学历史老师吕世浩在“慕课”上的《秦始皇》。
要效法这位千古一帝,在列国征伐之中建立起一个辉煌王朝,华硕在手机领域也唯有一战。
每年的3―4月,是手机市场竞争最惨烈的季节。
为了抢夺“五一”的销售黄金档,手机厂商在这个时间段上市的旗舰产品极为密集,无论性能、功能、定价、渠道还是供货周期,每一个环节的博弈都更加复杂而艰难。
选择在这个时段开始厮杀,施崇棠认为,华硕的底气依然来自于产品本身。
华硕给新产品ZenFone 2的官方定义是“性能怪兽”,以华硕产品擅长的高性价比战术,正面杀入大陆手机市场。
施崇棠说,这个产品的市场策略是“奢华共享”。换一句话说,就是高性能、高品质、低价格、杀利润――当然,要在竞争惨烈的大陆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并迅速打开局面,这正是最直接粗暴但也最有效的策略;而对在PC时代拼杀突围的华硕来说,这样的杀伐手段早已经熟悉到手滑。
同时,施崇棠也希望能向竞争对手学习,根据反馈调整,高速进化。
施崇棠认为,很多PC企业向手机转型的失利,关键原因都在于企业领导人思维转型不够及时或不够彻底,导致企业文化、管理规则、KPI乃至产品都不符合移动用户需求,甚至为了保住现有PC市场份额和利润,抗拒市场变化。
而他则一直力图改变。
比如,他认为,PC企业往往首先想到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出货,但这其实并不符合消费者购买习惯与渠道利益,因此渠道必须变革。
所以,华硕已经全面加强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的拓展,以及与运营商展开渠道合作,2015年还将重点开拓手机连锁等开放渠道,甚至尝试学习小米等大陆竞争对手,通过更多的社交媒体平台来进行口碑传播。
下一步,华硕还将在大陆组建专门的UI团队,针对大陆用户优化产品体验。
就目前而言,施崇棠的战略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不过,在波谲云诡的2015,华硕能否如施崇棠的构想,实现向手机市场的转型?
且拭目以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心真的放下了吗?
- 小树苗,快长大
- 学雷锋做好事
- 包饺子
- 雷锋永远活在我心中
- 老爷爷,好样的
- 玩具失窃案
-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 坚持就是胜利
- 雷锋在我身边
- 新世纪房屋
- 雷锋在我身边
- 我愿做一根牛毛
- 我想有个星期八
- 三八节,我和妈妈一起做饭
- 构建科学的水电站工程监理工作程序
- 气温变化与径流的相关性分析
- 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与解决路径分析
-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 农村水利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 谈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监理
- 水利设施的重要性
- 关于市场细分的新思考(1)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革新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三期工程接缝灌浆施工处理
- 浅谈土石坝的施工
- 混凝土裂缝控制路径研讨
- 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保障水利工程质量
- 生活污水湿地处理技术应用
- 水利工程管理思路研讨
-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匆匆》说课设计之二
-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 《顶碗少年》说课稿
- 《杨氏之子》说课稿
- 《匆匆》说课设计之一
-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之一
-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 《称赞》说课稿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 《灯光》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