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中西合璧
论文摘要: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西方艺术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也逐渐影响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
艺术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百花齐放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自古文艺不分家,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班超通西域,唐代玄类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但由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上表现出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近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强烈打击。觉醒后的中国大量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观念。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汹涌地席卷这中国大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进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中化与西化之间,也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努力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长短,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为中国文化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西方艺术诞生的隐喻。
西方的艺术历史也非常久远:神话传说、祭祀、狩猎、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近代由于西方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素描、速写、水粉、油画工艺等多个门类的出现证明了西方艺术蓬勃的生机。艺术也进人了商业生产,使用的艺术设计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进人了人们的生活。
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美术为例,其实“美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美术”(Fine art)才由一些启蒙思想家译介过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探化,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掀起了学美术的风潮。各个省市都有专业的美术高中或初中,这些专业学的都是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美术,学习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美术辅导班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学校里出现“哈韩”、“哈日”的流行词汇,音像店里清一色的通俗流行歌曲,而诗词歌赋却几近退化。
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称之为“问题”可能有些严重了,改称“现象”或许更合适些。特别是很多的大学生、年轻白领们,满口的‘`YSE"OR"NO",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张口就来,但一问到什么老庄、孔子、朱熹、慧能则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用提什么“有熊氏族”了。
中国的文化要被挤向何处?中国的艺术要被推向何方?我们要好好地反省了。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领导者和守卫者,更应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给予足够的重视。毋庸置疑,学习西方的思想与技术,我们是为了使自己进步,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轻视自身固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对西方的一切都全盘接受,我们要用辨证的方法来对待这个间题。
其实所谓进步,通常都是由两种或几种思想相互碰撞后产生的绚丽的火花。我们要分清主次,“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那些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盲目地去夸大外来的事物很容易带来混乱,而且也很危险。因此,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中西合璧,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皇帝的新装》有感
- 《人与宙斯》读后感
- 跳绳比赛
- 笋牙儿的童话故事
- 美丽的西山
- 我的小制作
- 游人民公园
- 读《倒出那粒沙子》有感
- 《睡着了的国王的故事》读后感
- 可爱的小金鱼
- 借书记
- 家乡的特产
- 有趣的画鼻子游戏
- 青蛙
- 《中国书圣——王羲之》读后感
- 谈现代音乐中琵琶音色的审美
- 谈运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税收问题及对策
- 论音乐文化资源中的满族萨满音乐文化
- 浅述现代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 浅谈音乐多元化教学及音乐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 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 论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
- 谈发现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
- 论流行音乐的音乐美学价值
- 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联系
- 对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
- 钢琴启蒙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 音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倾“听”中的音乐美学
- 浅谈音乐教学中中小学生乐感的培养
-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活化石》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学设计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 《一分钟》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