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中西合璧
论文摘要: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西方艺术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也逐渐影响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
艺术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百花齐放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自古文艺不分家,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班超通西域,唐代玄类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但由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上表现出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近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强烈打击。觉醒后的中国大量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观念。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汹涌地席卷这中国大地。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进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中化与西化之间,也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努力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长短,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为中国文化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西方艺术诞生的隐喻。
西方的艺术历史也非常久远:神话传说、祭祀、狩猎、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勃起。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近代由于西方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素描、速写、水粉、油画工艺等多个门类的出现证明了西方艺术蓬勃的生机。艺术也进人了商业生产,使用的艺术设计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进人了人们的生活。
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美术为例,其实“美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美术”(Fine art)才由一些启蒙思想家译介过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探化,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掀起了学美术的风潮。各个省市都有专业的美术高中或初中,这些专业学的都是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美术,学习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美术辅导班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学校里出现“哈韩”、“哈日”的流行词汇,音像店里清一色的通俗流行歌曲,而诗词歌赋却几近退化。
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称之为“问题”可能有些严重了,改称“现象”或许更合适些。特别是很多的大学生、年轻白领们,满口的‘`YSE"OR"NO",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张口就来,但一问到什么老庄、孔子、朱熹、慧能则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用提什么“有熊氏族”了。
中国的文化要被挤向何处?中国的艺术要被推向何方?我们要好好地反省了。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教育。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领导者和守卫者,更应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给予足够的重视。毋庸置疑,学习西方的思想与技术,我们是为了使自己进步,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轻视自身固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对西方的一切都全盘接受,我们要用辨证的方法来对待这个间题。
其实所谓进步,通常都是由两种或几种思想相互碰撞后产生的绚丽的火花。我们要分清主次,“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那些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盲目地去夸大外来的事物很容易带来混乱,而且也很危险。因此,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中西合璧,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惊蛰
- 我眼中,你最美
- 彼岸
- 纯洁的心灵
- 粉笔灰的味道
-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 梦想·坚持·超越
- 活力四射的初三岁月
- 记住自己失败的时候
- 水
- 疲惫和轻巧的脚步
- 幸福的真谛
-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 记住自己
- 爱的脚步
- 控制钢筋闪光对焊接头质量措施
- 浅论水工金属结构产品的焊接检验
-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浓度分布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 中小水电发电引水系统施工技术
- 堤防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 航道申请
- 高速公路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控制
- 供水管网爆管分析及预防对策
- 三岔乡陈村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 桑干河朔州段河道整治思路探讨
- 湖州船闸扩建工程交通桥梁板施工工艺
-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设计洪水分析
- 移动通信综合楼外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挡土墙、排水沟施工工艺
- 谈水库泥沙淤积防治措施
- 《灯光》 重点问题探究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整体阅读感知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海伦凯勒的故事
- 《手指》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 孔子论勇的真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后习题答案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二讲义
-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读书故事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基础篇
- 《灯光》 美文欣赏
- 《十六年前的回忆》 重点问题探究
- 《十六年前的回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讲义 第一讲义
- 《灯光》 随堂练习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