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推进信息化教育 构建数字化校园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我国教育系统也受到了激烈冲击,教育模式的发展也日益数字化和信息化。作为拓展人类能力的一种创造性工具,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校为了提高自身教育水平,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教育模式与信息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大主题之一,逐步得到各高校的肯定和重视,成为国内高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推进信息化教育,构建数字化校园势在必行。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校园
一、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和特征
有的学者认为,“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社会”。这是对信息教育目标认识的一种误区。这是因为这种观点只关注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而忽视了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受到信息化环境的冲击,目前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将二者有机整合是实现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途,二者相辅相成。信息技术拓展了教育的视野,改善了教育的各个环节,同时提高了素质教育,迎合了当代教育培养目标转变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传统教育将向信息化教育转变。
信息化教育的特征包括内容、资源、形式及管理几个方面:在教育内容和存储方式方面,由传统的书本向数字化和教育信息传递方式的网络化改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形式多媒体化,且教育资源共享性达到较高的比例,甚至全球化;从教学形式方面来看,信息化教育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相比,教学方式也充满了个性化,学生除了听教师讲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使得学习环境的虚拟性成为了现实;在教学管理方面,信息化的自动化特点也使得教学管理更加快速简易,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二、信息化教育的优点
第一,信息化教育改善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信息技术的高发展及普遍应用带来了过去很多无法做到的事,例如微观科学现象和科学实验等,这些肉眼无法看到或者难以演示出来。而信息化教育则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形象便捷地演示出来,达到生动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化学课上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演示分子和电子的运动,而在物理课堂上将磁场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便于深入掌握教学内容。
第二,信息化教育可为学生创设丰富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信息化教育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一些情景转化为影像,为学生提供真切而丰富的情境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进入文本。以话剧为例,如果教师单纯地在课堂上将情景描述出来,受到年龄的影响,学生必然对文本无法深入理解。然而,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话剧播放出来,让学生对剧中的人物、台词、情景等有了感情上的共鸣,之后教师再对文本进行解读,学生已经对人物和情况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记忆深刻,给学生以深切体验。
第三,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为信息化教育提供辅助作用,为学生创建了学习的平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暴增,学校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徜徉。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完美结合,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设了一个积极的平台。作为现代信息化教育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学生不仅要能够接受现代化信息,还要学会主动获取信息资源。而资源的共享和全球化趋向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四,信息化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从一个新角度合理评价学生。在信息化教育中,我们关注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从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要学会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与传统教育相比,信息教育的关注面变化了,与之相应的对学生评价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信息化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获取资源的能力等方面成为信息化教育评价的主要方面。
第五,信息化教育也使学习环境的虚拟性成为了现实,资源全球化促进了这一现象的发生。现在的世界趋向于一个世界,资源共享已经实现,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区域甚至国家,变得方便快捷,使学习环境日益开放。
第六,信息化教育创造了开放的教学过程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程讲授式教育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教育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也可与其他学生形成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例如,教师提出可供学生探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发表个性化见解,最终实现知识的建构。这些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实现都归咎于信息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平台。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上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重整“设备”、强调实际运用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个平台建设完后要强调实际运用,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实现每个部门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以实用为真正的目的。
四、结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顶梁柱,应受到高度重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资源全球化的趋向,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已向信息化教育逐步转变,不仅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实现了基本的数字化应用。推进信息化教育,构建数字化教育势在必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美丽
- 傻男孩过马路
- 美丽的星空
- 我是爸爸的小护士
- 说火
- 我们的好老师
- 一次特殊的期末考试
- 续写课文《水乡歌》
- 青蛙搬家
- 逛市场
- 一杯热水
- 小熊拔牙
- 可爱的小虾
- 小鸡得救了
- 快乐的冬令营
- 智与情:中西文化的一个差别
- 关于未成年犯管教所习艺劳动“三化”建设刍议(1)论文
-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和对策(1)
-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 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
- 佛教与中国文学一
- 登记错误与第三人的保护(1)论文
-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 探究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
- 谈怎样正确引导民族唱法歌手发声
- 戏曲对民族声乐表演的启迪
- 对剪纸艺术呈现形式研讨
- 浅析整合营销传播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1)
- 谈评剧表演艺术
- 简析司法评估制度的建立(1)论文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看电视》作者简介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