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2
回归自然的花园——泽·园
自古以来,湿地区域常常被人们忽略为废弃场所。人们排尽湿地中的积水,不遗余力地将其大量开发为耕地或城市用地。所以,当今天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湿地环境重要的生态研究价值时,地球上尚存的湿地区域已为数不多了。这也使得湿地景观在现代社会中更显珍贵。于是,不少有识之士将湿地景观引入自家的住宅庭园,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小型生态花园,表现出对自然湿地生境的一种眷恋。
广义地理解,任何湿润积水的场地都可以被称为湿地,但因其形成条件和地域特征的差异,湿地景观的表象不尽相同:有青草覆盖、外观貌似平常土地的平坦沼地,有水面宽广且平静如镜的湖泊沼泽,有位于溪流旁侧、潮湿润泽的浅滩地,以及规模零散但为数众多的松软泥沼等。静态水体中通常生长有浮叶、浮水植物和潜水植物,动态水体中的植物类型则因水流特征而异。水边、岸际则是挺水植物及很多亲水植物的聚居地。
实际上,对于有经验的研究学者而言,探索沼泽地性状特征时的决定性因素为:沼泽地的季节性水深和湿度变化、沼泽内水体的流速、沼泽地毗连土地的类型、沼泽中或沼泽旁的亲水植物种类等。对这些因素有初步了解之后,才能因地制宜地展开湿地花园设计。
湿地花园的场地设计
对于湿地花园而言,水体和土壤设计至为重要,它决定了花园内的动植物类型是否能够保持丰富多样性。不同的水深、不同的土壤厚度、不同的水体形态,可以为不同物种创造出各种适宜的生存条件。根据比较专业的说法,在标准的湿地环境中,土壤每年至少有7日连续呈饱和浸泡状态;或者说,湿地的水位每年至少有7日保持在300毫米。在沼泽地或自然水池底部,土壤通常黏稠厚重。特别是沼泽地区域的土壤更是如此,其土质情况决定了沼泽地是否存在、该处的湿生植物是否能茁壮生长。沼泽地区是花园中心水体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区域,缺少该区域或区域面积太小,湿地花园则名不副实。
模仿大自然的山涧溪流,将大小岩石错落堆积成深浅不一的大小水潭,这便构成许多亲水植物喜爱的生长小环境。此外,如果花园场地有地形变化,也可结合该地形特点用参差的岩石和丛生的植物打造自然跌水景观,既可观动感的瀑布飞溅,又能赏静态的积水池潭。
如果花园的水池要反映柔和的自然风貌,则需要在水池底面及驳岸处理上多作推敲,并尽量选用天然材料。比较简单的做法是用纵向对劈的圆木筑岸,体现简洁的乡土风格;或选用不规则的岩石或石板搭砌成坎,上铺草皮或间植草木。这是一种相对牢固的驳岸做法,但在选石时要注意石材的大小组合和纹理方向,避免产生凌乱芜杂的感觉。另外,还可设计为缓坡样式,用大小卵石搭配延伸至水底,或用草皮延伸至水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学
- 母亲节
- 母亲节
- 请不要浪费生命之源---水
- 假如我变成了孙悟空
- 龟兔赛跑(新编)
- 有趣的现象
- 一次升旗仪式
- 星球保卫战
- 母亲节
- 四季之秋
- 我的小老师-字典
- 我想变成什么
- 我的理想
- 我家的院子
- 对少儿古筝教育的探索
- 物流中心功能研究
- 湖南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 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音乐
- 浅谈伦巴舞的教学
-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 从音乐编辑学的创建谈音乐交叉学科
- 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
- 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其有关问题
- 何纪光的演唱特色及其影响
- 浅谈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培养
- 王建中钢琴曲创作特点评析
- 浅析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和声手法
- 论歌唱心理在演唱与教学中的作用
- 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初探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3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谈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6
- 《黄山奇石》教材简说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黄山奇石》说课设计2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建议
- 《秋天的图画》教材简说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