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荒漠野生植物在北方城市绿地系统中应用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伟大的社会财富的象征。虽然各个民族、各个历史阶段、受文化背景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城市绿地发展水平有所差别,但崇尚自然崇尚美的共同特点是相同的。
通过改造大自然大量种树、栽花、植草,既改善了城市的自然面貌,又为人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和提供了高尚的社会活动场所,促进了人民的身心健康,陶冶了人民的思想情操。近年来,北方城市建设发展很快,涌现出许多花园式先进单位和先进城市。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提高城市绿地建设水平,促进人们精神与物质上的协调发展,也逐渐成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素质,崇尚美德的象征。
北方城市大多处于沙漠边缘绿洲地带。气候恶劣,风沙频繁,自然灾害偏多,常年干旱少雨,且蒸发强烈,自然水源灌溉可能性极小,干燥系数在0.016—0.06之间,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这给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同样,也给当地的城市绿化带来很大困难。
城市绿化显得格调不高,树种单一,治理难度大,绿地建设成本高,特别是常绿树种更是稀少,单调。在城郊、城乡结合部,城市和绿州外的环城绿地防护系统营造中,有的树虽然当时栽活了,但因极度缺水而干枯死亡,有的树种引种了,但因最终不能抵御绝对抗性极限,而悄然死亡;有的地段,土壤盐碱过重,虽选择了一些人工栽培的树种,但也因不能耐恶劣的土质环境而死亡。
诸此种种,除土壤改良的外因影响外,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作到“适地适树”,致使造林失败。“适地适树”除了有选择地引进外来树种外,本地的乡土树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它们是土生土长,经历多年的恶劣环境的考验和自然选择,择优保存下来的,因此,它们的适应性和抗逆行极强,生命力特旺。尤其是在极端干旱,气候恶劣的城市外围防护林建设中,利用天然野生的乡土荒漠树种做城市绿化树种,其优点更是无与伦比的,是任何其它栽培树种所不可比拟的。
例如,胡杨、柽柳、沙拐枣、沙冬青等,它们不仅耐干旱,耐沙埋,抗盐碱,抗病虫,而且美观性、过滤有毒气体、降低噪音、调节小气候等方面,绝不亚于其它树种。胡杨金色秋叶,可与香山红叶媲美;火焰般的柽柳花序,犹如一只只火把、彩团;点点钢花飞溅似的沙拐枣花果,别具风格;黄种带绿的沙冬青小花,象一只只飞舞的蝴蝶,让人赏心悦目。
它们可在城市外缘构成一道道五彩花环,把城市装扮的分外妩媚,常给人以美的避想,心的陶醉,质的升华。
荒漠野生植物不仅在城市边缘绿化占据重要一席,在城市内部绿化同样也是重要一环。你看:柽柳做绿篱,从春到秋,一路花环锦绣,红霞闪烁,这在山西太原动物园、宁夏银川市人民公园、乌鲁木齐水上乐园早有样板;沙冬青的绿篱,填补了西北地区常绿落叶树种的空白,无论从观叶,观花,观果上都另有洞天;做盆景,荒漠野生植物也初露端倪,柽柳盆景曾在1994年兰州市举办的甘肃省第二届盆景艺术展览会上独占花魁,在参选的500盆盆景中,柽柳盆景获两个一等奖(共五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而沙冬青的盆景更是比比皆是。
在大型公园里,公共绿地中,胡杨孤植,叶形多变,一树多种叶形(披针形、心形、阔卵形、掌状开裂形等),吸引游人惊叹不止,秋季叶片由绿变成金黄,柔软草质,让人喜不胜收,更应注意的是城市绿化系统中采用胡杨雄株可避免飞絮影响卫生和人们的呼吸健康,当然胡杨改良土壤,生物排碱排涝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而柽柳孤植,高可达8米以上,鳞状叶形似松柏,开花时满树一片火红,迎风招展,煞是喜人,笔者曾在阿拉木图市哈萨克斯坦国家广场公园,在白桦林和油杉林中间看见生长有几棵高大的柽柳,开花时满树通红,很是壮观,美丽;大株沙冬青孤植,极端耐旱,丛生,枝繁叶茂,树形美观,耐修剪,可随人意雕塑成各种造型,冬季仍然郁郁葱葱,傲立在风雪之中,是荒漠城市园林,庭院绿化不可多得的常绿阔叶树种;沙拐枣在沙烁土地上生长迅速,非常适应西北沙生自然生境,果实坚硬,四周有刺,花红,果红,在城市绿化的万紫千红中,独领风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 喝卤水
- 美丽的荷花池
- 班级闹剧
- 学习“丢垃圾”
- 成功的感觉
- 不必看轻自己
- 送葬
- 没有终点的竞赛
- 悔泪
- “人鼠”大战
- 阶梯、岁月
- 班里的一对“活宝”
- 第一次拔牙
- 我们改掉抛垃圾的坏习惯
- 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作为政治寓言的「无间道系列」
- 法经济学的内涵争论及反思(1)论文
-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 浅探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
- 中国电视剧产业名著翻拍的合理走向
- 浅谈中西悲剧艺术理论的差异
- 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法律效力(1)论文
- 浅谈声音在影视创作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 谈意境说与儒、释、道的对立互补
- 成功电视品牌的再打造
- 浅析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
- 浅谈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解雇保护: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比较研究(1)论文
- 违禁作品的保护与规制(1)论文
- 注重“导”的功夫──《凡卡》教后记
-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凡卡》课堂教学反思
- 我教《凡卡》
- “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是也有小凡卡吗?”──《凡卡》一课课堂教学的意外收获
- 《凡卡》反思
- 以读促悟,悟中生情──《凡卡》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 在求异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
- 凡卡的信寄出以后……──《凡卡》教学随感
- 我行我诉──用诗的语言解读《凡卡》
- 《凡卡》之思
-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教学《凡卡》一课有感
- 《凡卡》教学反思
- 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凡卡》教学反思
- 《凡卡》中对比的运用
- 凡卡与《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