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邓小平廉政思想初探

邓小平廉政思想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邓小平廉政思想初探

【摘 要】邓小平廉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廉政建设进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邓小平廉政思想深刻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和弘扬了中国古代传统廉洁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优秀廉政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建设,并对当前我国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具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廉政思想;反腐败

邓小平历来重视廉政建设,始终把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廉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开辟了崭新的局面,是党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廉政思想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思想的借鉴和弘扬,同时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廉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植根于当代中国现实土壤的思想理论,不仅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当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和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极为重要。

一、邓小平廉政思想的理论根源及时代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廉洁思想。中华民族文化是在中国文明的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升华。传统的廉政思想犹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邓小平廉政思想就辩证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洁思想的营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从上古时代的尧舜禹,到唐宋元明清时期,传统廉洁思想特别丰富,儒家提倡“仁政”,道家主张“抵制贪欲、清心养廉、为德以廉”。邓小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重民”观,奠定了其廉政建设的根本宗旨,即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中国传统文化的廉洁思想为邓小平廉政思想提供了营养,邓小平从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中总结概括出了廉政思想体系,为国家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廉政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抵制各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其成员的侵蚀,要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为此必须通过民主和批评来实施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要受党员群众的广泛监督,虚心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国家要使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无产阶级要建设廉洁政府,必须从法律上加以规范,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廉政内容。而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则是中国社会主义廉政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基石,在革命和建设的环境中逐渐形成。毛泽东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必须清正廉洁,还提出了民主监督思想体系,要求党的高级干部廉洁自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邓小平从前人的廉政思想理论中继承并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廉政理论为邓小平廉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当代中国的现实土壤。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官僚主义等思想作风长期存在且根深蒂固,影响着我们的党员干部。实行改革开放后,资产阶级的一些腐朽东西随之进入,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腐朽思想都侵蚀着党的肌体。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法制的不健全、市场的不规范,使得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不断地滋生和蔓延,使得改革过程中不可完全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有的甚至严重败坏了改革的形象。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坚持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而不坚决惩治腐败也没有出路。我们的党要有长期反腐的意识和决心,当代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严打腐败的必要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偏废其一,邓小平的廉政思想就植根于这样的现实土壤之中。

二、邓小平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重视思想教育,永葆廉洁思想。进入改革开放,面对新的开放局面和新出现的一些腐败因素,邓小平依旧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邓小平认为要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并强调教育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要注意思想教育的作用。对于广大共产党员来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就是教育的问题,对违反中央党纪党规的党员干部,一定要进行认真地批评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要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永葆党员的廉洁思想,始终能够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要坚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理念,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反对干部特殊化,一切党的干部都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以身作则,坚决抵制腐败,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永葆党的廉洁思想。

(二)注重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就敏锐地认识到我国腐败产生的体制原因,他多次强调制度对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制度防腐是廉政思想的突出特点。邓小平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共产党廉政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要努力克服过去人治色彩较重的弊端,必须将廉政建设放在制度建设上。从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来看,很多都是由于权限不清、制约不力,产生了权力越位的腐败现象。因此,要保障领导干部正确地使用权力,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对权力进行规范、约束和制衡。从源头上来杜绝腐败,最基本的就是要严把党员干部的选用关,挑选出真正能践行人民利益的人,淘汰党性修养不高的人,所以选贤任能就是遏制腐败的“第一道屏障”。立足制度建设,才能为廉政建设构建一个更完善的制度平台,达到标本兼治的效应。

(三)加强法制监督,狠刹不正之风。邓小平指出,反腐败斗争要取得胜利,“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要用法制来解决廉政建设。”邓小平强调法制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有其深刻的根据,因为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反腐败的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程序成为法律规定,才具有极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邓小平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立法,明确国家公职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法律规定,明确人民群众行使监督的权利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严格执纪执法,做到违纪必办,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法制的完善,还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走向腐败。只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才能真正搞好反腐败工作。加强法制和监督,狠刹各种不正之风,是防止腐败的基本保障。

三、邓小平廉政思想的当代启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廉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保证。只有进行廉政建设,才能保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是又一次的改革,又一次的革命,更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人继续加强和推进廉政建设,十八大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对党员干部的影响,党员干部要时刻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习近平把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思路,概括为“苍蝇、老虎一起打”,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两者并举,齐头并进,筑起反腐“移动长城”。随着一只只“大老虎”的落网,我们深知反腐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战役中需要党的坚定,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监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以法律为准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就会走向腐败。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指出,要加强法治中国的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张梦云,陈明华.党的廉政思想发展历程浅述[J].考试周刊,2014

(36).

[3] 王建明.论邓小平党风廉政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

(6).

[4] 陈平其.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的意义[J].学习论坛,2000

(8).

[5] 魏琦.浅析邓小平廉政思想的特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0,11

(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傻事儿
爱是伟大的----读《爱的教育》有感
参观博物馆
童年趣事
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童年趣事
一次精彩的运动会
第一次当小老师
最高兴的一件事
我被冤枉了
他——不配当中国人
扫大街
感受最深的一次误会
我好自豪
推车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西方影视作品掀对华“文化冷战”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从文学名著看西方语言文化的中国本土化倾向
主权逻辑与宪政逻辑一霍布斯与洛克自由主义思想之比较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洛克和霍布斯自由主义思想比较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亚当·斯密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杂谈
《我的信念》有关资料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说课稿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