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爱好文学不吃亏

爱好文学不吃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5

爱好文学不吃亏

文学作品大多留存着作家的影子,《老许》也不例外。

我出生在浙江中部地区的农村――义乌佛堂镇。少时家贫,缺衣少食,体质不佳,发烧咳嗽常有,胆子甚小。童年,夏天很羡慕伙伴们有大红裤衩,我却不敢向父母申请。上大学前,未出乡里就读,未曾一次在校吃饭住宿。

1978年高考上线,轰动乡里,我成为乡校唯一应届考上大学之人。初愿学医,却被师范录取,原因是末志愿“为不空着”而填上师范,由于当年报考师范者甚少,故而被师范“优先”录取,物理专业。

曾在义乌农村高中教物理15年。1993年,参评“中学一级”职称,时“送礼之风”甚紧,却无心行贿,“不得已”给评委们写了一份自荐信:曾教出过“物理高考满分100分”的学生、省会考多届学生合格率100%。因恐评委记不住本人姓名,遂将“黄克庭”三字分解:面黄肌瘦之“黄”,休克之“克”,大庭广众之“庭”。自嘲曰:“黄克庭,乃面黄肌瘦、休克在大庭广众面前之人!”当时暗誓,不管职称评审结果如何,今生不再参评。当年获评“一级”,始信评委们有良心的多。

改革开放后,金钱对人的冲击是相当大的。记得在20多年前,教师们聚在一起时,总是喜欢谈论某某同学发了、某某学生发了!言外之意是当教师的一定发不了!

人心思动,人心盼发,跳槽的老师不断增多。 于是,教育部门不断加强对教师们的爱岗敬业教育,规定每年的暑假要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和培训” 。于是,一些坚持在贫困山区教书数十年的“先进教师”被挖掘出来,请上台去,做“典型报告”!

我在台下听“先进教师”的报告时,常常会流下眼泪,但是离开会场走进自己的学校里,惆怅马上就会袭上心头――现实是客观的,自己连找个对象都常常碰壁!印象最深的是,常有媒婆说:“你要是不教书就好了!教书毕竟工资低,升官发财都无缘啊!”

然而,每当我泡在教室里,与那些生龙活虎般的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烦恼与忧愁便很快就会消散。可是,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我还是很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就不断地揣摩比我条件更艰苦的山区“先进教师”的心路历程……终于,我写出了这篇《老许》小说。

《老许》不但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训练》,还被选为十多个省市的中学语文考卷,获全国小小说年度评比二等奖。

全国最早专发微型文学作品的杂志《三月》副主编徐斐,读了《老许》后马上就写了点评:《老许》很耐读。一位为偏僻山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并献出一生的优秀教师,“当初选择教书这条路,目的却是……为了能飞出这个山窝窝”,且弥留之际,仍恳求“让我做个城里居民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尽管“老许”不能代表优秀山乡教师的全部,但这个人物仍然是真实的、感人的。在这里,人物生存目的的卑微和生存过程的崇高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再现了一种特殊的真实人生。其现实主义的震撼力,是每一位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的。

1997年夏,我还是“逃离了”学校,转理为文,先到金华文联编《三月》,后到义乌报社当编辑、记者,至今仍靠文度日。

2006年7月28日,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浙江省唯一靠“小小说”成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人。

如今,我深刻地体会到“文学是心灵的阳光”,文学最大的功能不是改变作家(和读者)的客观世界,而是改变作家(和读者)的心灵世界。

文学,虽然不能把一个平凡人雕刻为世纪伟人,却能把一个普通人的灵魂逐渐养护成向往真善美的朝圣者的那颗百折不挠、晶莹透亮的灵魂。

文学的魅力来自“曲折”“离奇”“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死去活来”……

搞文学创作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是致力于捕捉这些十分诱人的情节的。看的多了,听的多了,想的多了,他必然会对社会生活与人生意义有更多的思考与感触,当然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因此,对于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与不幸,就会有正确的认识与足够的承受力。

可以这样说,真正懂文学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人世间的强者!张海迪、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写出了许多生命的赞歌,不但激励了万千个读者,无疑也鼓舞着他们自己。

生命易逝,青春不再。有一天,就感受一天,就热爱一天,总比稀里糊涂地过日子好。

生命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一个具体的人(自己)来说,似乎更多的是无奈与痛楚。即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吧,把自己泡在苦水中,人只能越泡越苦。要是将苦水化作墨水,用它来画几张随心所欲的“漫画”,或许不但逗乐了自己,而且还能感动别人,引来几许笑声呢!窃以为,有自信心的作家是绝不会轻易自杀的。

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比如,婴儿在母亲怀抱中美滋滋地吮吸乳汁的时候,婴儿自身一定感觉不到这幸福。然而,那些阅尽人间沧桑的文学家却常常被那些平平淡淡的琐事所感动,他们会不惜笔墨去描绘,去赞美――在这里,他们自身不就陶醉在这幸福之中了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既是哲学家的语言,也一定是文学家的感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这文学家的胸襟与视角,世上还有什么忧愁、烦恼化不了,解不开,抛不掉呢?

珍惜今天,珍惜友情,能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珍惜文学,热爱世界,能让我们的心灵空旷无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夸家乡
找春天
春天的脚步
爬山
春天来了
妈妈的爱
夸家乡
课间一事
绘画比赛
我是小小导游
书法比赛
美丽的春天
未来“电灯”
我与部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开放的演播空间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吃水不忘挖井人》评析
《要下雨了》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启示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二课时
《月亮的心愿》教案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巩固复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五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六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