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4
香港年轻人要敢跨过深圳河
闲居已久的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个讲座上表示,香港要像世界其他大都会一样,习惯一小时生活圈,考虑在珠海居住,往返一小时到香港工作。特首梁振英在深圳前海参观之后,也劝诫香港的年轻人要往外闯,考虑到内地生活和工作。
他们讲的都有道理,但现今不少香港年轻人听不进去,归根结底是那些年轻人认为过了深圳河就是一个他们不能想象可以共存的社会。
目光局限 闯荡勇气不如欧美年轻人
美国东部的年轻人都会到纽约尝尝大苹果的滋味;英国以至欧洲的年轻人都会到伦敦去一试身手,成功了留下来,失败了还可以返回原地过平凡日子。纽约人伦敦人到了退休年龄,可以卖掉房子,以一笔不菲的收益,到小镇颐养天年。
内地的年轻人也有北漂、上漂,到北京和上海打拼,成功了把父母接过去团聚,即使失败了也有返回原居地的退路。
姑且把这个叫做“退场机制”,很多内地年轻人到香港打滚,争取工作经验或者把握机会。如果不如意,他们会退回内地,即使有些已经在香港生活了6年,差一年就能得到永久身份证的也会毅然离港。
反之,香港的年轻人就是缺乏了这个退场机制,不但不考虑到内地闯荡,有些人在考虑升学时也把内地这道门关闭。这些都跟目前香港年轻人的目光局限有关。
投身内地 历史上香港年轻人从未间断
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少年时从新加坡移居香港的人叫伍廷芳,他从圣保罗书院毕业后在法庭当翻译,同时在《中外新报》编译新闻;后来到了英国攻读法律,返港成为律师,被委任为香港第一位华人立法局议员。他并不满足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北上参与洋务运动,成为李鸿章的幕僚。他参与中法和中日条约的谈判,被清廷委任为驻美国等国公使。民国时期他担任外交总长、广东省长等职。
香港年轻人参与到内地政治的,从来没有间断过。抗日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学生会发起抗日活动,多间中学比如皇仁、庇理罗士、圣保禄等学生参加。他们成立学赈会、宣传抗日、筹款,分四批派员到内地游击区担任救护伤兵的工作。
当时的英皇书院学生钟明积极参与学赈会,后加入中共,解放后曾担任广州市副市长。
首提普选的是90年前省港罢工委员会
这一段省港工人联合抗英的历史已经被港人遗忘。被忽略的还有,港英政府派员到广州要求工人返回香港复工,罢工委员会提出的条件之一,是香港立法局议员由普选产生。这是香港历史上首先提出普选要求。
1967年香港发生了反英抗暴事件,当时社会矛盾突出,工业开始起飞但工人权益保障跟不上,港府提供的福利未能照顾普罗大众。反英是诉诸于民族情绪的表达,实质是抗议港英当局对市民的照顾不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
- 夏天
- 我的家乡
- 小雨
- 我的自画像
- 放风筝
- 菊花
- 难忘的一件事
- 我的偶像TWINS
-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 雪花
- 我的日记投稿了
- 我的家乡
- 秋天
- 我
- 对近、现代手风琴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 城市轨道线网规划评价决策方法研究
- 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发展变化及其前景
- 外在奴役下的内在自由——基督教对自由观念的贡献
- 面向21 世纪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
- 建构国家主权原则:一种文化路径的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走行性若干问题探讨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35 kV 电缆的选择
- 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探索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优化
-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定位技术
- 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及定义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线相关问题研究
- 传统与现代的衡平:熊彼特思想述论
- 综中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述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 《我要的是葫芦》阅读教学课堂实录及教后反思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建议
- 《坐井观天》说教法设计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