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怎样的沙子成了金
三年前,一个并不经常谋面的朋友打电话给我,约我喝一杯。在小酒馆落座后,他的第一句话就震住了我,他说:“我刚刚递了辞呈。
”他在我眼中一向是个持重的人,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一点先兆呢?况且他在机关工作,稳定、待遇好,我当时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担心。朋友辞职后,自己开了一家装裱店,开业那天,他开心得不行,他说他从小就喜欢黏黏贴贴,一干起这个来就觉得有无限的想法和创意。
但我还是觉得他有点亏,太冒险了。三年后的今天,我却一点也不怀疑朋友的选择了。
我刚在电视上看了颁奖晚会,他被市里评为十大青年创业标兵,他的装裱店开了连锁店,有几十家分店了。名利双收,也有了精神上的愉悦。
我又想起当初劝他时,他对我说的一句话:“现在的生活并不适合我,我再这样耗下去,用不了十年,我就是想去创业,激情也已经不在了,我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才可能开心,才会有激情。”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读了一篇文章,印度孟买街头曾经有一个流浪的孩子,为了能进图书馆读书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他不但被获准可以进馆读书,还被聘为图书管理员。可是印度内战期间,他发现自己更大的兴趣是为大众服务,而不是坐在这里打理图书,于是他毅然放弃有稳定收入的图书管理员工作,这对一个曾经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孩子来说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进入志愿团后,他竭力为普通民众的利益摇旗呐喊,并进入政坛,这个孩子就是纳迪,现任印度总理。纳迪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没有什么比从事自己喜欢的事儿更让人快乐。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纳迪执政后印度的改变。如果纳迪一直在图书馆里做一名图书管理员,相信对于纳迪自己和印度都将是一个遗憾。
还记得看过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的那本书《断舍离》,其中,断等于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舍弃多余的废物,离等于脱离对物品的执着,“断舍离”的要点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它本是一本指导人们处理杂物的书,现在却已经延伸为一种生活理念。
每个人的人生之旅都是单程的,说短也短,说长也没多长,真正精力充沛可以做点事情的时间,恐怕就二三十年。这二三十年其实是稍纵即逝的,观望两年,犹豫两年,再后悔两年,基本就没什么机会了。
如果一辈子还想做点事儿,那么就必须割断个性里的懒惰、不思进取,舍弃贪图安逸的思想,做个行动派,离开使自己丧失追求理想和价值感的温柔乡。我们常常感叹别人的成功,成功真的不容易,要有机遇,要有意志力,最重要还要有勇气。
迈开脚走的时候,你脚下的才是路,一直原地踏步,怎么会有路呢?随随便便做点事儿,你不难生存,可是如果要实现理想和人生的价值,从一粒沙子变成金,那么就必须勇于“断舍离”,像我的朋友和纳迪一样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能激发最大潜力,朝气蓬勃、激情四射地活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红楼梦
- 城市边缘的寂寞——读几米《向左走 向右走》
- 千古一逍遥——读《庄子
- 读《撒哈拉沙漠》感——破碎人生
- 读姜敏《美丽的战争》
- 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
- 生命的本质——读黄昏的诗集《感知四季》
- 读《道士塔》有感
- 奋斗是通向成功的一条蹊径 ——读《亚马逊蝌蚪》有感
- 历史宝鉴——读余秋雨之《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 随笔——《伤城》
- 蓝色的雪天——读柳营《树鬼》
- 品味过山车
- 读《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有感
- 读《狼图腾》有感
- 看《十分钟年华老去》里对生命的隐喻
- 新中国出色的藏族诗人饶阶巴桑和他的诗作
- 《周易》和“克苏鲁神话体系”中宇宙观
-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 浅析《婴宁》中婴宁的生命成长历程
- 讽刺长诗《长帽子玉素甫汗》及其意义
- 荒诞叙事下的人性异化
- 论《第五号屠场》的“反小说”形式
- 男权话语狂欢下的女性悲剧
- 浅析《金瓶梅》性描写
- 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叙事时间
- 试评《中国文化史导论》
- 圣者优婆崛多时代的佛法传播情形
- 人性的升华与沉沦
- 从形象学角度浅析赛珍珠的《大地》
- 武凤霞课堂实录:《船长》
- 薄俊生《给予树》课堂实录
- 14--会摇尾巴的狼 教案教学设计
- 是小鸟,就快乐地飞——《云房子》课堂实录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 赵州桥 教案教学设计
- 孙建锋《凄美的放手》实录
- 第六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 《逍遥游》教案
- 孙双金《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语言赏析
- 元帅和小棋手 教案教学设计
- 《咏华山》课堂实录
- 教案设计的艺术
-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