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6
“病变”的李开复
过去,有学校邀请去演讲,如果场地不够大,只容纳得下两百来人,李开复就会设法推辞掉;有创业者跑到创新工场来,虽然很执着但是不见得靠谱,李开复会把来人拒之门外;或者去演讲,有学生追着车子要送他礼物,司机问要不要停下来,李开复就两个字“不要”。就连平时上微博,李开复都要把它当作获取粉丝的游戏来玩。
李开复如此“表现”,是傲慢吗?不是,这都要从李开复追求的“影响力”说起。平时生活上或工作中,他是一个较真的人,追求的就是“影响力”,并且凡事都用“影响力”这三个字来衡量。人一旦追求影响力,所有的事情都要通过影响力来评估,也就会变得比较现实。
两年前,李开复去欧洲,16天见了45个投资人。每天飞一座城市,密集的行程,那种成就感让他满足并沉醉,也让他人羡慕不已。这就是“影响力”,决定了现实中的李开复比常人显得更为“强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开复都“沉醉其中”,甚至“津津乐道”地说:倡导“影响力”,就是一种人生追求。影响力越大,做的事情就会越好。看一个人能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全凭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
2013年,李开复身患淋巴肿瘤。此时的李开复,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因为,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再伟大的人,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个自然法则。这期间,他看了许多关于人生方面的书,甚至拜访了星云大师,他向星云大师提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觉得追求影响力就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不断追求,把这个当成主要甚至唯一的追求,这是否会陷入名利的怪圈和负面循环?”
17个月后,李开复癌症全面康复,回到了创新工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去了创新工场之前50%的工作量。今年春节,他同样去了欧洲十多天,却只见了15个投资人。现在,李开复微博上的留言显得零星散落,而且是想发就发,没话可说就不发。微博上再也看不到类似“追求影响力”“改变世界”这样的短语了。相反,“顺其自然一点”的句子出现的频率却相当高。
身体康复后,面向媒体的第一场发布会上,李开复说:“一个人说我要来改变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偏见。世界因你不同,这个提法我赞成!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好,这是人人都有的共同愿望,但不要特别地衡量哪个影响力大一点,更不要把什么事都去量化。如果这样,一个人就会容易陷入人生的泥潭,伤及的不仅仅是身体,还丢掉了生存的灵魂!”
这就是“病变”后的李开复,对人生的重新感悟。相信,也是每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撒哈拉沙漠》感——破碎人生
- 蓝色的雪天——读柳营《树鬼》
- 生命的本质——读黄昏的诗集《感知四季》
- 品味过山车
- 奋斗是通向成功的一条蹊径 ——读《亚马逊蝌蚪》有感
- 读《狼图腾》有感
- 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
- 读《道士塔》有感
- 读姜敏《美丽的战争》
- 随笔——《伤城》
- 城市边缘的寂寞——读几米《向左走 向右走》
- 历史宝鉴——读余秋雨之《一个王朝的背影》有感
- 红楼梦
- 千古一逍遥——读《庄子
- 读《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有感
- 论《第五号屠场》的“反小说”形式
- 浅析《金瓶梅》性描写
- 荒诞叙事下的人性异化
- 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叙事时间
- 试评《中国文化史导论》
- 看《十分钟年华老去》里对生命的隐喻
- 讽刺长诗《长帽子玉素甫汗》及其意义
- 男权话语狂欢下的女性悲剧
-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 从形象学角度浅析赛珍珠的《大地》
- 浅析《婴宁》中婴宁的生命成长历程
- 《周易》和“克苏鲁神话体系”中宇宙观
- 新中国出色的藏族诗人饶阶巴桑和他的诗作
- 人性的升华与沉沦
- 圣者优婆崛多时代的佛法传播情形
- 《咏华山》课堂实录
-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教案
- 赵州桥 教案教学设计
- 《逍遥游》教案
- 苏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 薄俊生《给予树》课堂实录
- 武凤霞课堂实录:《船长》
- 元帅和小棋手 教案教学设计
- 第六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 孙双金《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语言赏析
- 是小鸟,就快乐地飞——《云房子》课堂实录
- 14--会摇尾巴的狼 教案教学设计
- 孙建锋《凄美的放手》实录
- 教案设计的艺术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