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清胃脘痛治验
翻新时间:2023-08-18
陈幼清胃脘痛治验
温阳健中,毋忘通补
陈师认为,脾为阴土,肝为乙木,脾胃既虚,肝木克之,而成肝木郁陷,脾失升举之候,临床多见脘腹胀满。因此陈师强调,温阳健中,毋忘通补。故而从培土泄木立法,每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阳虚者加入炮姜、肉桂、吴茱萸、白芍;气虚者加入炙黄芪、大枣等。
理气和中,参以化湿
胃痛起病,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或恣食炙燥,或嗜食生冷及忧思郁结,日积月累,致脾胃之气升降失司,肝木乘机侮其所胜,脾胃受克,气机郁滞,遂成本病。一般以理气和中、疏调气机为大法。临床上不少病例,由于肝木克土,久延不愈,或过食生冷或嗜饮无度,以致脾阳失运,湿从内生,其症脘痛胸痞,嗳气泛恶,纳呆便溏,苔白厚腻,脉濡或滑。陈师常以理气和中为法,参以化湿之品,选香砂平胃合二陈为方,胀痛甚者增入九香虫、莪术、甘松等行气化湿,对症用之,每收佳效。
滋阴濡润,少佐苦泄
胃痛日久,气郁化火伤阴,或过服辛燥,胃阴受戕,其症脘痛嘈杂,虚烦易怒,口干唇红,舌光红无苔,或苔薄而中有裂纹,脉弦而大。治宜滋阴润燥,疏气化郁,一贯煎为主方。陈师在临床上,常在滋阴润燥方中,少佐黄连苦泄,卑使苦甘合化,泄热润燥。
调气和血,宜审虚实
胃痛日久,每见气滞血瘀之症,多由肝胃不和,长期迁延不愈,失治或误治而来。其症脘痛偏于一处,固定不移,痛在午后为甚,黄昏更剧,大便色黑而利或干结难解,苔多薄润,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多弦细而涩,治须调气通络,活血化瘀。陈师认为,破瘀之剂,可暂而不可久服,否则耗伤正气,反而不利,临证每需根据患者形体之虚实,审证用药。凡瘀多之实证,以桃红四物加制乳香、没药、失笑散、三七之类。瘀少而虚中挟实者,则用四物汤加丹参、降香、九香虫之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谷老师
- 品味
- 漫漫人生路
- 心灵导航
- 苦中苦!人上人?
- 学习需要自觉性
- 平凡
- 幸福
- 品诗
- 承诺,借口
- 心情也有颜色
- 海棠依旧
- 永恒
- 守护
- 给生命着色
- 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美丽
- G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年轻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探讨
- 尾牙百变女郎
- 他们与栋梁一路同行
- 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
- 徐娇:“娇”女初长成
-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 时尚盛宴,星光在此停留
- Princess’s Garden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护理研究
- 当土豪遭遇时尚
- 颅底脊索瘤影像特征及治疗进展
- 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 古诗教学模式初探
- 映潮评课之《散步》
-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 学习“进出说”
- 教参与教师的成熟
- 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危机
-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下)
- 语文新课程校本培训总结
- 何更生教授参加在线讨论整理稿(三)
- 新课程挑战教师阅读
- 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和分析的框架(下)
-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
-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 了解学生:常识缘何成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