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5
早期肺癌的7个信号
发现晚、就诊晚是肺癌死亡率高的重要诱因之一,近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肺癌早期大多数患者缺少明显、特异性的症状;二是由于医学知识普及不足,一些相关症状被人们忽视,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警惕肺癌7个征兆
尽管症状不是很典型,肺癌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察觉。那么,一个人出现哪些症状应该怀疑是肺癌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郭惠琴表示,一定要警惕提示肺癌的7个征兆。
咳嗽: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因此需要鉴别。如果没有外部环境刺激,没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反复不明原因的咳嗽,就应该提高警惕。此时需要拍胸部X光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做胸部CT。当然,肺部病变并不都是肺癌,但明确是否是肺癌是必须的。有位30多岁的年轻患者,反复咳嗽近一年,一直按过敏性肺炎治疗,直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后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肺腺癌,诊断延误了近一年,后果可想而知。
痰中带血丝或咯血:出现这一类症状要高度警惕肺癌。恶性肿瘤一旦侵犯了血管,可导致血管破裂,就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因此,出现此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需与肺炎、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无剧烈活动的情况下出现胸闷、憋气:这类症状常常会误以为是冠心病导致。有位患者出现胸闷后,到一家有名的心血管医院就诊,行冠脉造影并放了一支架,结果症状还是没缓解,拍了胸部CT才发现是中心型肺癌。所以,出现较持续的胸闷、憋气症状时,应想到可能有肺部疾病,简单拍个胸片,也许就避免了误诊误治。
发热:特别是反复、持续的发热。发热的原因很多,肺癌导致的发热不容忽视。中心型肺癌由于阻塞支气管,常常引起肺部阻塞性炎症,导致反复发热。另外,肺癌分泌的一些热源性物质也可能引起持续性发热,因此应该高度警惕。
吞咽不畅:这一症状在肺癌中不太常见,易被忽视。一位患者因吞咽不畅,多家医院都没确诊,直到无法进食,才带着胸部CT片来京看病,结果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并纵膈淋巴结转移。此病例提醒大家,如果吞咽不畅无法在消化方面找到病因,肺癌应该受到怀疑。
胸痛:胸痛是不少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出现胸痛,应引起重视。肺癌侵犯到胸壁可致胸痛,只要留意,做个胸部CT检查,可帮助诊断。
反复发作的肺炎和肺结核:一些病原体尤其是结核、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后瘢痕已被证实与肺癌发病相关。因此,肺部感染反复不愈,或者肺结核治愈后残留瘢痕增大,这些情况应该提高警惕。其中,肺结核和肺癌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当发现肺部肿物,切勿盲目抗痨治疗,一旦误诊误治,造成的损失可能无法挽回。有位早期肺癌患者,因按肺结核抗痨治疗半年多无效,直至出现声音嘶哑,肺癌已发生了转移,才被转到胸外科。由于错过了手术良机,治疗难度和代价很大。
另外,郭惠琴还表示,有些中晚期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不在肺部,也应高度警惕。常见的有声音嘶哑(须排除用嗓过度及咽喉部疾病)和杵状指(即手指或脚趾明显肥厚,要排除其他心肺疾病)。还有肺癌远处转移造成的症状,如脑转移造成的头痛、呕吐,骨转移造成的持续性骨痛,肾转移造成的血尿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上述症状,一般人群和五类高危人群需要区别对待,尤其已经在CT上看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高危人群在诊断和治疗上应该更加积极一些,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一旦怀疑肺癌,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检查。有些患者和家属不理解,认为多做检查会耽误治疗。其实,“重治疗轻诊断”一直是肺癌诊治的误区。如果缺乏全面的诊断,会将治疗引向歧途,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肺癌治疗应突破早期诊断和晚期治疗两个“瓶颈”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增肺癌病例达50万~6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人,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资料显示,国际上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10%~15%。
近30年来,新的治疗理念、手术方式、化疗药物不断涌现,靶向药物也层出不穷,治疗费用越来越高,但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从13%提高到16%,并没有较大幅度的改观。
那么,肺癌治疗的“瓶颈”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让肺癌患者活得更长?
郭惠琴认为,第一个“瓶颈”是早期诊断。众所周知,如果肺癌发现得早,经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但是,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绝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早期,要么感觉不到任何症状,要么有些轻微症状,等病情进展到症状明显而就医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一年一次胸部X光检查至关重要。对于吸烟或吸二手烟多年、有肿瘤家族史、有慢性肺部疾患尤其是肺结核病史、长期接触致癌物的肺癌高危人群,更应重视体检,以半年一次胸部CT检查为好,这有助于早诊早治。
郭惠琴表示,要突破晚期肺癌治疗“瓶颈”,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是:确诊后进行个体化的化疗,让肺癌的分期下降,使原本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然后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再经过术后辅助化疗,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的目的。其中,根治性手术是肺癌治疗的核心。没有手术,患者几乎没有长期生存的可能。实践表明,治疗得当的晚期患者甚至可以比误诊误治的早期患者活得更久,许多晚期肺癌患者经过科学系统的个体化综合治疗能够存活多年。
郭惠琴介绍,个体化综合治疗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要整体掌控而非仅仅关注局部治疗;
第二,综合治疗意味着运用多方面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要打破常规科室划分,互相协作;
第三,个体化治疗要求在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后“量体裁衣”,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例如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的选择应充分建立在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基础之上,既可以“同病异治”,也可以“异病同治”;
第四,充分利用中药的辅助、调理作用,所谓“扶正祛邪”,提升自身“正气”对抗疾病。
郭惠琴 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擅长以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治疗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截至2009年,是中国国内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胸外科中青年专家。她对晚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打破了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晚期肺癌肿瘤患者手术无意义的常规。对部分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先施行姑息手术治疗,然后进行包括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的谷老师
- 给生命着色
- 品味
- 守护
- 平凡
- 海棠依旧
- 漫漫人生路
- 幸福
- 心情也有颜色
- 承诺,借口
- 学习需要自觉性
- 品诗
- 心灵导航
- 苦中苦!人上人?
- 永恒
- 时尚盛宴,星光在此停留
- 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美丽
-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护理研究
- GHappy Valentine's Day 送她年轻
- 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
- 尾牙百变女郎
- 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
- 当土豪遭遇时尚
-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 颅底脊索瘤影像特征及治疗进展
- 微波加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 他们与栋梁一路同行
-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探讨
- 徐娇:“娇”女初长成
- Princess’s Garden
- 学习“进出说”
- 教育质量与教育研究的危机
- 映潮评课之《散步》
-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
-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下)
-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 了解学生:常识缘何成为难题
- 语文新课程校本培训总结
- 课程改革政策的执行和分析的框架(下)
- 何更生教授参加在线讨论整理稿(三)
- 新课程挑战教师阅读
-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 古诗教学模式初探
- 教参与教师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