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沉默权,不要将沉默权看成是阻碍侦查的一大障碍。任何权利都是相对于义务而言的,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利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沉默无非是不能顺利得到有罪的口供,但如果证据充分,一样可以对其进行有罪的认定。犯罪嫌疑人在选择沉默权权利的时候,也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规定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一定能够保持沉默,规定"抗拒从严"也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一定会如实供述。不妨再以米兰达规则为例,它本意不在阻止嫌疑分子说话、自白或解释,仅仅要求必须告知嫌疑分子可以请一位律师,并且如果本人愿意,也可以沉默。

假如他能通过接受警察的讯问来洗刷清对自己的怀疑,他也可以放弃保持沉默和聘请律师的权利。这一规则的实施提高了一般侦查人员的地位,并使讯问获得了一种新的尊严,供认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疑犯对并非因强迫而作的供认一般不会翻供,而且能使疑犯自己认罪也降低了诉讼成本。

米兰达规则保证了疑犯的程序正义和法律意义上的公正平等。据称美国警方起初也是极为反感这一规则,实行一段时间后,发现那些作了有罪供述的犯罪嫌疑人由于是自愿供述,反而提高了证据的可信度,使得庭审成功率大为提高。

于是,美国警察适应了这一规则,并成为此规则的实际拥护者。这对我们的侦查工作也不妨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四、尾声据称在近日长沙市第32中学在《关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六条规定》中赫然列道: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享有沉默权①。这说明沉默权已超出法学界喋喋不休的学理讨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沉默权"规则是我国法制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一种全新的执法观念,不仅有利于国家法制的完善、司法的公正和公民人权的保护,更有利于提高侦查人员的办案、侦查能力以及自身的素质。它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出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

沉默,不光是表示软弱。沉默,有时也是强大的武器。

参考文献:

(一) 著作辞书类1.曾庆敏主编《精编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2.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3.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北大出版社4.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5.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6.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 期刊杂志类1.《外国法述评》2.《比较法研究》3.《中国律师》4.《法学研究动态》5.《当代法学》6.《法律科学》

(三) 报纸类1.《南方周末》2.《检察日报》3.《法制日报》4.《中国青年报》① 曾庆敏主编《精编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427页。① 游伟、孙万怀:《论刑事诉讼中反对被迫自证有罪的权利》,《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85页。

①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9页。②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2页。

③ 梅芳、尚进:《论刑事沉默权的诉讼价值及缺陷》,《当代法学》1999年第5期,第21页。④ 同上。

⑤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5-146页。⑥ 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北大出版社,第399-426页。

⑦ 孙长永:《沉默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62页。①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② 游伟、孙万怀:《论刑事诉讼中反对被迫自证有罪的权利》,《法律科学》1998年第3期,第87页。③ 江晓阳:《沉默权的终极价值》,载《南方周末》,1999年10月8日。

④ 宋英辉:"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供述义务",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① 中国法学会:《关于在我国实行沉默权制度的部分观点综述》,载《法学研究动态》2000年第4期;② 康树华、王岱、冯树梁主编:《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02-903页。

③ 易延友:“沉默的自由”,载《中国律师》2000年第3期。④ 参见《法德意三国刑事司法制度》,载《外国法述评》1995年第一期。

⑤ 卜思天·儒佩基奇著,王铮、降华玮译:《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① 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① 转引自http://www.jklong.com。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冬游
一千年后的世界
环保公民从我做起
我家周围的环境
快乐阅读之一笑猫日记
致四川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燕南行
二十年后回故乡
我渴望超过她
悠悠母爱
两只小兔
妈妈包汤圆
伟大的爱,母爱
冬日里的雪印象
我的妹妹
情感化英语教学
从仆人到创造性叛逆者
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务必搞好初高中化学的接轨教学
中学化学创新教育初探
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供给管理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运用电教手段强化学生记忆
浅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
因排污超标而暂扣机动车行驶证法律性质的界定(1)论文
公共财政改革与中国持续发展(2)
谈科技英语的文体翻译和语言特点
智力发展的驱动力
应用多种形式的化学实验进行素质教育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3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1
《地震中的父与子》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5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0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一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8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7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9第二课时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3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