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我国借鉴辩诉交易的设想(4)司法制度论文(1)
(1) 应当充分保障被告人自愿性。由于被告人在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方面常常存在欠缺,以及处于被追究的地位,辩护律师的广泛参与并切实发挥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以此方能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禁止被告人与公诉人的交易,避免被告人不懂法律或谈判技巧而交易,损害应得利益。
(2) 检察机关在决定实施辩诉交易时,应当充分听取被害人的意见,特别是在被害人获得赔偿或者其他安抚方面进行充分的工作。尤其是侵犯人身、财产案件,必须首先要使被害人直接或者间接经济损失得到满足,使被害人身心得安抚。
如果被害人的正当的经济权利没有得到满足或被告人有其他漠视被害人的利益的行为,被害人拒绝的,不得适用辩诉交易。
(三)限制减轻指控或处罚的幅度辩诉交易的形式包括了以被告人认罪为前提下的相对不起诉、减少指控事项和法院提出从轻的量刑请求,其中后两种形式都涉及刑罚让步的幅度问题。如果放弃刑罚的幅度过大,不仅有损司法正义,而且会使刑罚大减损应有的功能。
因此,限制交易的幅度是必要的。笔者认为,控诉机关减轻指控涉及两种情形:一是数罪中放弃某个或某些罪的指控;二是一罪中存在数个犯罪构成事实的情况下,放弃部分犯罪事实的指控。
在这两种情况下,控诉机关能够放弃指控的只能是其中次要的犯罪或次要的犯罪事实,数罪中法定刑较重的犯罪不能放弃。同时,在同一罪名的数个犯罪事实中,较重大的犯罪事实也不能放弃指控。
还有一点也是必须强调的,辩诉交易多发生在控方取证困难的场合,因而如证据已经充足,不存在被宣告无罪之虞,而且又不属于轻微犯罪,对于控诉方来说,自无进行交易之必要。控方向法院提出从轻量刑之请求,也是辩诉交易的一种形式。
这种请求成为交易的结果时,法院通常必须满足这种请求,以体现和维护司法的诚信。但是,控方在以请求法院从轻量刑作为交易的代价时,不能承诺大幅度减轻刑罚。
为此,应当限制轻刑罚的幅度。有学者建议,借鉴英国、意大利的做法,减刑幅度为1/4至1/3,类似这样一种限制方式有参考的价值。
笔者认为,减轻处罚的幅度过大过小都是不合理的。过大会使司法的公正性被严重牺牲,具不利于刑罚目的的实现;过小则缺乏吸引力而会大大降低成交率。
因此,在实行辩诉交易制度的时候,有必要制度一个指导性规范,供控诉方提出量刑建议和法官审查量刑建议时进行参照。
(四) 建立辩诉交易的司法审查机制如果缺乏必要的审查监督机制,辩诉交易因为缺乏必要的制约而很难防止牺牲正义进行交易的情形。各种审查监督机制可能都很重要,或者说都不可缺少,它们能从各个方面对辩诉交易进行制约,防止其进行无原则的交易,但其中司法审查机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种制约才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直接否定一项错误的交易。
司法审查意味着控诉机关与辩护方达成交易协议后,有义务接受法院的审查,而法官亦有权撤销公诉机关与辩护方达成的交易。笔者认为,法官在对辩诉交易行使司法审查权的时候,有两点必须作为原则予以明确:一是如果辩诉交易的内容只是减少指控,法官必须遵循无控诉即无审判的原则,不得主动直接进行干预。
只有在被害人依《刑事诉讼法》第145条规定直接进行起诉权的情况下,法官才可以审查其交易的内容。如果辩诉交易确实严重损害了司法正义,法院可以要求控诉机关重新考试交易内容,否则,法院可以依法直接受理被害人的起诉。
二是法官不得滥用否决权。辩诉交易作为一项制度一旦确立,应该保持它的公信力,法官有权推翻达成的任何交易,但法院也不得随意行使这项权力,否则辩诉交易便会名存实亡。
(五) 建立不正当交易的救济机制实践表明,任何再完善的法律,都不可能天衣无逢。法律制定后,一经适用,都可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担缺陷或者问题。
因此,不正当辩诉交易的发生无法完全避免,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不正当交易的发生,或者在不正当交易发生后能够及时加以救济,必须建立配套的救济机制。笔者认为,这种救济机制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建立制约机制,主要是指被害人制约机制、被告人制约机制、法官审查机制;二是审判监督程序对辩诉交易具有适用性。
辩诉交易发生法律效力后,如果发现或有证据证明交易是在严重违反司法公正的情形下达成的,或者说交易严重损害了司法正义,那么,通过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辩诉交易案件并纠正错误,应该是完全必要的。这不会影响或者至少不会严重影响辩诉交易制度的公信力和辩诉交易的成交率,因为审判监督程序的重新审查一项辩诉交易是否损害了司法正义原则时,其标准与不存在辩诉交易制度情况下审查某项判决有无错误、是否公正的标准是有区别的。
辩诉交易结案的刑事诉讼案件,是否进入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审判监督程序后是否改判,主要决定于原来的交易是否出自双方完全的自愿,交易的过程和结果是否与司法正义严重背离。通过上述两种救济途径,辩诉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害司法正义的错误将及时得到纠正。
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吸收西方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中关于解决刑事诉讼效率的合理制度因素-辩诉交易。没有必要局囿于法系背景去看待传统的制度实践一项变革。
同时,笔者认为以现行法律没有规定,而否定和抹煞辩诉交易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最轻而易举的封杀,但它不能说明究竟是立法的错误,还是司法的错误。未来中国的刑事诉讼模式是一种兼采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以公正为基本理念的高效的折衷模式,这需要学者锐意创新的勇气和决策者敢于试验的魄力。
注释:①参见《人民检察》2009年第7期,专题讨论。②参见陈光中主编:《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第61页。
③参见李游、吕安青著:《走向理性的司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3页。④参见卞建林译,《美国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⑤最高人民检察院2009年3月11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报告。⑥《国内辩诉交易第一案审结》,《法制日报》2009年4月19日第3版。
⑦参见王以真主编,《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260页。注:作者系浙江省丽水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今天我去做客
- 爱护草坪
- 星星
- 庆祝国庆
- 月亮船
- 幸福的味道
- 白杨树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爸爸,我想你
- 快乐的一天
- 看《福娃奥运漫游记》
- 家
- 可爱的橘树
- 四季的脚步
- 捏飞机
- 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 市委第九督导组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总结
- 总务主任述职报告
- 植物检疫工作总结
- 市妇联维权工作总结
- 在“八一”复员退伍军人联欢座谈会致词
- 乡镇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工作总结
- 环卫工作总结
- 保密工作总结
- 区教育系统妇女工作总结
- 市铁路护路工作总结
- 月份工作总结和月份工作计划
- 上半年乡镇信访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 幼儿园老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 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1)
- 从电算化到成本管理(1)
- 略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1)
-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思路(1)
-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1)
- 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初探(1)
- 略论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发展(1)
- 利用成本性态对杜邦分析法改进刍探(1)
-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二)(1)
- 对网络时代审计要素的重新思考(1)
- 关于施工企业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的适用性研究(1)
-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1)
- 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1)
- 用Excel进行分步成本核算(1)
-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实践与探索(1)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