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
摘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比较低,劳动技能水平不高,劳动力相对过剩,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等等问题。本研究在社会学视角下,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为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坚持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关于农村建设的明确指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劳动技能不高,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在社会学视角在,打破传统的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把社会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合理利用学科交叉研究优势,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专业技能、政治法律修养及思想道德等各方面总体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自身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地区经济健康稳步发展[2]。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61亿人,乡村人口是6.30亿人,占总人口的46%左右。虽然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速度放慢,但是农村人口增长仍然是人口增长的主要部分。总体的现状是:第一,农村人力资源级数大,人口增长过快。我国农村人口数量的庞大基数以及增长速度太快,人口数量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带来人口资源红利的同时,农村人口问题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负担。第二,人口总体质量不高,素质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为文化素质比较低、劳动技能 低、身体素质比较差,科技发展水平落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而言比较缓慢,农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即使具备劳动力的村民具备一定的初级教育文化,但农民的职业劳动技能还是不足。农村科技素质高的人才非常缺乏,同时许多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第
三、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年龄、农民知识、地理区位、产业布局、男女性别比等方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结构失衡变化与失衡的困境。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养老保险等到大力推广。但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依然呈现出许多问题。
1.政府认识不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比较淡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更多地是将发展重心放在企业的引进,农村基础建设、地方经济增长方面,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注比较少,与此同时,农民自身的农业经营管理和科学素质等都比较差,传统小农意识比较重。由于政府在制定政策上的不重视,相关制度、保障政策和措施不能有效的执行,农村青少年辍学或毕业后限制在家是常有的事情,对人才的浪费造成很大的影响。
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竞争力严重不足,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农民教育投资、职业技能培训与初级医疗保障方面。农村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的投资要远远小于城市基础教育投资,导致农村的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此外,在农民初级医疗保健方面的服务比较落后,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看病的需要。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在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职业技能方面无法达到工作岗位的的特定要求,还有就是与其他人比较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今天的市场竞争规则下没有竞争优势,农民的竞争力严重不足。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脱离实际,缺乏有效机制。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际工作中,当地部分官员仅仅是为了完成政绩或者是为了场面。做了一些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没有现实意义的教育培训工作,没有正真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地方财政投入和,教育事业的投资与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体制等等客观环境要素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制度化、体统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社会学视角下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纵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已有研究,该问题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认识也慢慢由感性走向理性,这必将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的建立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解决提供富有价值的参考,下面将提出人力资源开发具体方法:
1、运用场域理论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率。农民地域环境的不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有着不同的开发场域。根据场域的理论特点,每一个场域具有区别与其它场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使社会学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了综合性、具体性的特点即:关注不同的场域,分析出不同开发场域中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因素,从中发现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3]。因此,社会学视角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场域关注,是关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问题的具体体现。例如:农民的受教育、农村文化环境、农民收入、农民思想观念等相关具体问题。根据农村人力资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效率。
2.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人力资源学、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解决“三农”的视角出发,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置于我国体制转型背景之下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学者研究农村人力资源主要是从人力资源视角下,导致不能从多学科角度、全方位的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此同时必须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置于我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要与时俱进,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着力构建一个关于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逻辑框架和开发模型,深入系统地研究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从而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3.从政府、农民个人、中介培训组织三个层面对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目前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政府肩负的责任太多,同时政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费有限,所以不能有效的开发。现在必须改变这种观念,必须构建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定量论证农民个人能够承受最大的人力资源开发费用的能力,相对财政能力而言,政府提供人力资源开发的经费能力如何,从而,从总体上判断目前已经具备建立哪一种模式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粗心的小花猫
- 亲爱的妈妈
- 过生日
- 小蜜蜂闹钟
- 我的小狗贝贝
- 有趣的小表弟
- 《游动物园》
- 绝招
- 老鹰捉小鸡
- 未来的汽车
- 我最珍爱的小熊猫玩具
- My friends(我的朋友)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家乡
- 钓鱼对抗赛
- 美国刑法中犯意的证成辩证(1)论文
- 《绍兴史纲》序——兼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
- 中外警检关系比较及我国警检模式之构想(1)论文
- 西北地方文献报刊索引数据库及主题标引
- 市县图书馆如何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 浅论著作权的平行进口问题(1)论文
- 师范院校应注意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
- 试论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 保加利亚刑法典历史演进与晚近发展(1)论文
- 浅谈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 建立地方文献计算机数据库为地方建设服务
- 德国警察卧底侦查立法之研究(1)论文
- 试析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意识的思考
-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论实例分析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语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词语
- 《飞向蓝天的恐龙》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 《月亮的心愿》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5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3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案
- 《葡萄沟》教案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谈
- 《看电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