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党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

党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8

党始终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力量

沈大伟在提出“中国崩溃论”后,在其他一些场合又进行了各种解释,尽管分析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结论却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耸人听闻的所谓“共产党在中国的统治已经进入残局”,“我们不能预测中国共产党将在什么时候崩溃,但很难不得出结论说,我们正在目睹它的最后阶段。”沈大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中国2010年以后的改革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已经不能够控制中国的改革进程了,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他认为,中国“改革可能会导致雪崩一般的失控,他们(中国共产党――作者注)无论如何都会下台,就像苏联那样。”那么中国共产党真的失去了对改革进程的控制能力,并最终会导致像苏共那样的命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答案就在中国共产党执政66年尤其是领导改革开放36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个历程进程一再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完全有能力把控中国的改革进程,而且一直是中国改革的领导和推动力量。

一、 中国共产党具有与西方政党根本不同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还是追求目标方面,都与西方选举型的政党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在领导中国改革、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中体现出来的进取意识、忧患意识、人民意识,使中国共产党在履行执政使命的过程中,走得比西方任何一个政党都会更远更稳。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66年来,这些目标和规划的实施不但深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对社会发展的新认识,而且取得了卓越成就。2012年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构想,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进取意识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势头。

二是忧患意识。中国有句俗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个执政党,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执政道路能走多远。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党。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更多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前途命运的一种历史担当。面对改革开放36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依然头脑清醒,提出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和“四种挑战”,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其持续时间之长、措施之严厉、力度之大实属罕见,而这一点一定会助推党的执政之路走得更远。

三是人民意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朝代更替得出的政治智慧,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关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深谙其中的道理。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保持执政的地位的重要原因。早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只不过是人民在特定时期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工具,党没有丝毫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权力。改革开放之后,每当在改革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党就会更加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群众明白困难之所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民心与党一起前行。

中国共产党执政66年的历史也一再说明,什么时候党的工作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就缺少动力;什么时候党的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就相对顺利些,即使遇到一些难题、犯一些错误也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迈向新的目标仍然是从倡导走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始的。因此,改革的措施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二、 改革开放形成了一支善于执政、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纵观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国共产党造就了一支优秀可靠的干部队伍,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处级以上干部大概有60多万人。尽管其中有的人落伍了,有的人被淘汰了,但整个干部队伍依然呈现出发展壮大、素质提高、结构优化、能力增强的态势。就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而言,省、市、县三级已逐步形成了年龄梯次结构比较合理、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良好状态。干部队伍中不但聚集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拥有大批年富力强、具备担当重任潜力的年轻后备力量。

在如何选拔优秀干部的问题,中国有一套有别于西方的官员选拔办法,即“选贤任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选拔干部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不仅注重干部的私德,更注重干部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对执行党的政策的坚定性。二是强调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强调“唯贤是举”,保证社会优秀人才能进入到执政队伍中,使党能够聚集各方面优秀人才。三是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干部选拔任用的主动权始终抓在党的手中。不仅如此,党在干部选拔方面的制度也逐渐完善,使选拔干部的质量有制度的保障。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主动应对问题挑战的表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一直是在解决问题进程中不断推向深入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就是主动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之举。沈大伟作为长期研究中国的学者,他看到了中共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却对中共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认识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规划了落实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革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经济增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政治领域的改革举世瞩目。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改革的权力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而强力“打老虎拍苍蝇”的反腐行动,无疑也是在为不断净化中国政治生态环境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今后的改革更加具有针对性,中国共产党深化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明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旅行
都不容易
小草的自述
从小狗的身上收到启发
环保安全汽车
正义必胜
假如我是医生
时间公主
未来的机器人
如果我有一个万能口袋
一棵树的命运
未来的火车
“干柴棍”翻身记
未来的汽车
浅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试论校企合作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改革和开发
浅谈数字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改革
浅析对我国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反思
简析美国高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试析“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与实验改革探索
试析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试论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浅论高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
试析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试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习得何如悟得,形象大于思想──《少年闰土》创新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后反思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教《少年闰土》反思
《少年闰土》“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及反思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