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重视巩固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重视巩固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9

重视巩固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

期中考试结束,我心情愉快地改起试卷来,令人吃惊的是,我发现试卷的最后一题错的特别多,班里的60个学生,有49个都做错了!正确率不足20%。我清楚地记得,因为要进行期中考试,我特意在考试前重点训练了这种类型,而且采用了画图和列举两种方法,当时感觉同学们也都听懂了,学会了。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这种情况呢?我带着这个困惑参加了年级组进行的集智研讨,资深的老教师陈春梅说:“不管什么样的题目,讲一遍,学生是很难都会的,有的同学不一定理解,有的同学则属于注意力不集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巩固训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到巩固训练的方法很多,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探索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巩固训练,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共性模仿进行巩固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小学生应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必要的模仿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当学生直接学到一些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或通过收集各种题型、积累各种解题思路,在脑海中储存了一定的解题方法,也就为将来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如在教授了“8的乘法口诀”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用“七八五十六”写出四道算式,聪明的同学很快想出了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紧接着,我请同学们在1至8的乘法口诀中随便找一句,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我则进行巡视,对说得快的同学加以表扬,并提醒他们,“你们还能再多说几句口诀吗?”那些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后,表现的更加积极了,而对那些基础较弱,反应较慢的学生,则鼓励同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通过模仿训练,同学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以后遇到同种类型的题目,他们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很少出错。试想,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学生脑中空空,没有基本的活动经验和思想,连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的“素材”也没有,那又怎么能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呢?

二、利用知识变式进行巩固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习数学要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我们学习数学是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而且好多生活中问题的解决用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如教学了《找规律》这部分内容后,我出了这样三道数学题:

①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每次需要4分钟,共需多少分钟?

②每上一层楼需要3分钟,王老师从一楼到六楼,共需多少分钟?

③一排苹果树共8棵,每两棵苹果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这排苹果树共有多少米长?

当同学们把这些问题都解答出来后,他们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所使用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可想而知,当他们以后再遇到和锯木料一样的问题,如剪绳子、剪铁丝;知道了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求若干根电线杆之间的长,知道了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求若干面彩旗之间的距离,应该都能够轻松地解答出来。教学效果当然是好的。

三、利用一题多解进行巩固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应用题的解法过程中,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上这种课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是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在六年级应用题复习阶段,我为了把各种解题方法进行整合,就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苹果树和梨树共150棵,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和苹果树各多少棵?”同学们在解这道题时,所用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采用方程法,有的采用按比例分配,有的采用倍比法,有的采用比例法,有的按分数应用题来解……我让同学们把每一种方法一一展示出来,发现同学们能够把每一种方法都解释得清楚明白,让别的同学一听就懂。在解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思路清晰。我有理由相信,以且再遇到同种类型的题,同学们一定能够轻松地解答。这样的巩固训练,教学效果当然很好。

四、利用梯度练习进行巩固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牢靠,往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训练,以便让同学们掌握所学知识。如在学习了《乘法口诀表》后,我给同学们出了这样的一组数学题:

① 3 ×( )=12

②( )×( )=12

③( )×( )=( )

当出示第①题时,同学们很快就抢答出来了,因为这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而第②题的答案就显得比较灵活,第二个数的填写随第一个数的变化而变化,有部分同学只是想到一种答案,当别的同学起来回答时,他们才发现回答结果和自己想的有所不同,这时,就引起了他们的思考和质疑。在互相讨论、辨析中才发现这道题的答案不止有一个。经过共同努力,他们解决了第②题,其实这时已经增加了训练难度;当第③题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大多数同学开始显得无所适从,继而跃跃欲试,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当同学们发现彼此的答案虽然不同,但都是正确的时,我请同学们思考,这题的答案究竟有多少?同学们才明白这题的答案有很多。紧接着,我又说:如果把第③小题的乘号改为除号,你还可以做出来吗?这时,同学们的思维就更活跃了!通过这样的梯度练习,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只要我们平时重视巩固训练,做到温故而知新,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就一定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河·警示
黄河,我爱你
成长的烦恼
朋友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我心中的黄河
奔腾的黄河
成长的烦恼
我的朋友的烦恼
朋友的烦恼
我爱黄河石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改革开放与经济学理论创新
试论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
从经济学理论看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批发贸易演变历程对现代批发贸易发展的启示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风险
关于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美、日、印发展信息产业的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十三个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原理
低碳经济的伦理学解读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与重要性
试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公共企业的效率与“私有化”问题研究
浅谈通信行业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取向现状浅析
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休闲经济透析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夜莺的歌声》作品介绍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问题探究
《大自然的启示》作品介绍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梳理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大自然的启示》相关链接
《夜莺的歌声》老师语录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麻雀
《大自然的启示》整体阅读感知
《夜莺的歌声》重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范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