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浅议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与生活最接近的科学。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生活,这就需要不断搞好化学教学工作,然而在化学教学活动中的习题教学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化学计算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更是每位化学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对此,我谈一点在习题教学中的体会:
一、扩散思维,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同时,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凸现时,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最佳方法,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解题方法。如果认为哪一种方法自己更利于掌握,便可以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解题。比较有针对性,充分结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例如,向100g25.2%的稀硝酸中加入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20.4g恰好完全反应,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题中涉及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常规解法:写出方程式,由消耗的硝酸总量为(100×25.2%)g进行求解。另一种方法利用最终溶质为NaNO3,其中NO3-全都 来自HNO3,利用守恒法,一步求出答案。如果没有一题多解的讲解,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将浪费很多时间。
二、开动脑筋,一题多变
化学习题更能体现出化学这门学科千变万化的特征,只要我们将一个题目的已知条件、设问角度或求解目标稍作改变,便可得到一个题簇。题目变了,审题视角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但题簇里的各个题目牵涉到的知识点是相同的或相似的,其解题方法有相似的一面,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考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反映某个(些)题目被老师猜中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老师讲过嘛,可成绩揭晓,傻眼了,怎么这个分数!显然,考中的题实则是一个变题,但学生不加思考,照搬老师所讲解法,结果出错。所以,教师在讲题时不能把思路局限于一个题目之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性格转变
- 一定要跑,拼了命跑
- 时光“倒流”
- 外星人来我家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机器保姆
- 月球奇遇
- 友之乐
- 书——我的好伙伴
- 乐开怀
- 我家的小院
- 好心人
- 橘园四季
- 文具大争论
- 阿星和博士聊天
- 民营企业如何吸引、保留优秀人才(1)-传播学论文(1)
-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1)-传播学论文(1)
- 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传播学论文(1)
-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传播学论文(1)
- 绩效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运用的探讨
-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审计的几种方法
- 新形势下对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审计的探讨
- 计算机技术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审计中的应用
- 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及收费政策(1)-传播学论文(1)
- 《六韬》的管理思想(1)-传播学论文(1)
- 物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探讨(1)-传播学论文(1)
-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 企业经济业务重分类及其控制和审计研究
- 市公司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
- 对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运用的思辨(1)-传播学论文(1)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评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的立足点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及评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尾巴的故事──《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到尾巴之后──《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