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一)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一)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上来,旧的化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学教学观念所取代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新课改的有效途径。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正面临着更新教学理念和实现现代实验教学手段以及增加实验自主探究性等多重任务功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化学教师所共识。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认为做好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安全和实验教学意识环节,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途径之一。解读了中学化学新课标,指出了其核心的理念,阐述了其教育功能,并提出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实验教学 教育功能

前 言

实施创新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偏偏忽视了这一点。

一、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的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表述,对比旧课程,我们发现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转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以学科为本、以实验为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使实验从作为知识灌输的基础转变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②从为“教”设计实验向为“学”设计实验转变,让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

③从为学生的课内学习而设计实验向为学生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而设计实验转变,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

④从只注重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

⑤从教师垄断实验选题和方案设计向教师吸引、指导、帮助学生参与实验选题和方案设计转变。

⑥从只注意“修修补补”性实验研究向重视开发性研究和创新设计、开发与完善结合转变。

⑦从只应用近代实验方法向适当应用现代实验的方法和仪器,重视中学实验现代化转变。

⑧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意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⑨从“单兵作战”的自发研究向群众性研究与组队研究的“两条腿走路”转变。

⑩重视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在实验中的体现。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景,诱导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在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在西方科学教育变革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并逐步成为西方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之一。这样的学习观、教育观对我们改革化学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也促使我们反思和重新认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

二 、 新的教学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新特点

(一)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直观、现象新奇等特点而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前提和条件。

在实验教学时,要充分采用发散性问题对学生提问,步步启发。层层诱导,促使学生产生多种独特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酸碱盐溶液导电的演示实验,当有电流产生时。不是教师给出结论,而是学生就现象和原理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甄别,最后形成了正确、全面的概念。这里肯定有错误的推断,但通过探讨激发思维,敢于思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实验设计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设计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再亲自动手实验。对步骤复杂,现象不明显甚至是不合理、行不通的方案,也让学生试一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取得教益,不断改进和完善方案,然后将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上评价课时,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宽松的思维氛围,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当有争议时,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启发、点拨、疏通探索问题的思维障碍及某些知识的局限,在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化学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CO与Fe2O3的反应,怎样证明产生的是CO2?怎样消除实验中CO的污染?要求学生进行设计、评价、实施。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是实验的设计者、评价者,是对学生思想上的一种解放。

(二)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需要进行实验

如前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所述,化学实验“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能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形成科学的概念、原理等提供素材;能够为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其手脑并用提供练习和实践机会;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

实验教学常常跟假设、条件控制、观察、测量、收集和运用数据、资料加工整理等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密切地联系着。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受到生动的科学方法熏陶和训练,使他们认识和理解科学过程,学会如何“从事科学”。

实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发现和形成、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思维、表述和交流等科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课题发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这是其他活动形式难以替代的。

(三)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识需要进行实验

新课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新实验,如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等。这些实验联系环保、现代技术、药物、健康、生活等,通过这些实验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乐于奉献、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道德认识和科学道德体验水平,培养团结协作、求实创新、认真不苟、勤俭节约、注意卫生、爱护环境等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学风。

4、做好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化学新课程为学生“科学探究”创设了平台。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加大实验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动手做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日常生活中可用于“科学探究”的资源很多,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整合学校、家庭实验资源,做到全面、多样、开放、和实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当地、学校和学生生活的实际,开发一些使探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资源,如,开发乡土实验教学资源,制作一些简易仪器或代用品等,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网络上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下一番苦功。 

四 、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转变

1、由"照方抓药"向“实验设计” 方向发展

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另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和学生主动性提供空间。在新课标中也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实现从“单兵作战”的自发研究向群众性研究与组队研究的“两条腿走路”转变。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2、由纯学科内容向贴近学生生活方向发展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科学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在实验教材的实验中,象"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等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我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和探究身边的常见现象,从中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不断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方向的发展 旧教材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给出了答案,在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结束后都会对照教材的标准答案,并依照教材的答案背下来,甚至可以不做实验。新教材在实验设计上取消了现象、分析、结论等环节的内容,变为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对出现错误和偏差的实验要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际的能力。

五、对实验教学的建议

新课标实验教学改革在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态度、投入程度和改革力度都将直接影响整个新教材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广大的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标,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督促学校按新课标实验内容的要求备足仪器、装置、试剂和用品;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而非只是实验结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分解实验过程,放大实验效果,增强可视程度;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法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督促学生完成家庭实验,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和训练,及时强化或纠正学生的认识,巩固实验教学效果。

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教学的理念必须更新,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让我们做好准备,勇于面对它,力争早日适应它,并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更多更好的实践经验以利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7]姚新平.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思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笨女孩就是我
我的爸爸
溜冰记
我长大了
关怀
幸福是什么
百分百的自信
我的咏叹调
哦!雪儿
夜、梦
踏入初中的我
黑洞奇遇
剥豆的感悟
我的好妈妈
可爱顽皮小楚蛋
酒店五一巾帼标兵岗材料
信用社申报职称材料
采购部经理工作总结
保险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公司中层个人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证券公司营业部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银行支行工作总结
大学三好学生推荐材料
小学创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省三好学生推荐材料
“红旗团支部”申报材料
社区工作站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广电局网络部门工作总结
街道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工厂年终工作总结
基于相似度的多数据库分类
探讨计算机档案管理
浅析无线网络安全与应用
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消息中间件持久化研究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查找算法效率分析
浅析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新西兰机车发运吊具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介绍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分析与优化
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及管理
机械工业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
网络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探讨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Web平台的数据库加密技术应用探究
基于利润分析的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六年级上册《大瀑布的葬礼》课文内容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精品)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有时慌言也很美丽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 》课文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生命的摇篮需要保护──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
《只有一个地球》网络教学
《只有一个地球》主题队会方案
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只有一个地球》
我爱安妮──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大瀑布的葬礼》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