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浅谈金融专业职业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摘 要】众所周知,在职高专业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职业情境,通过职业情境创设,角色定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学习中,将知识点贯穿其中,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都能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金融专业由于其本身职业定位的特点,在课堂中进行职业情境创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针对职高金融专业课,如何恰当地进行情境创设,如何提高职业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金融专业;职业情境创设
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有效融入职业情境设置,提高职业素养是金融课程的一大亮点。由于金融专业的职业定位是银行职业,在课堂中,通常将学生定位为银行柜台的职员,有效地进行职业情境创设在整个上课过程中,不仅能传授知识,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能有效地进行职业渗透,让学生学习到银行柜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态度,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增强与客户交流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职业情境创设到底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达到了预先设想的目的呢?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职业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是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才最有效
在金融的专业课当中,要模拟的情境通常是银行柜台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或者是作为银行柜员如何为客户办理业务,那就要求我们学生对自己自身的专业要非常懂,但是书本上的知识通常都是非常的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兴趣,所以情境的创设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激发探索欲望。如果情境的创设脱离学生的兴趣点,牵强附会,这样的情境就失去了意义,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总而言之,在创设具体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抓到“兴趣点”,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情境设置要结合学情,做好课前准备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独立探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每个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很容易就会导致课堂掌握的差异性很大,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充分做好班集体的学情调研和分析工作,并且还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细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科学手段、方法,以便结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就更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愉快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创设职业情境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情境中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
这也符合新课改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享受实践乐趣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点。但回顾课堂,常常觉得理念落实得不到位。学生思考或动手的时间,真正探究的时间常常在无意间因为教师要完成既定教学计划而被挤占,教师大有“喧宾夺主”之味。专业课的课堂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掌握一堂课的专业知识,教师应该发挥“引导”角色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学和自己发现问题并掌握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课堂实践环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学生充分评价,教师点评;或可以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职业情境中可以结合新技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金融教学课堂专业性强,理论知识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应多应用新技术,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比如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金融软件,有针对银行柜面业务的模拟银行系统,有针对银行会计的银行会计系统,除此之外,在课堂当中,我们也可以应用一些教学视频,实事新闻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五、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富有感染力
情境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感染力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饱满的激情,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其自觉地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一种积极的学习境界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情境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在严谨的教风之外又要有充沛的热情,教师应该往这方面要求自已,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在职业情境中及时反馈提升
在情境教学中通常会设有反馈评价环节,是学生对自己任务完成的总结和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来进行自我提升,但往往每个小组的反馈不是他们讨论的结果,而是当作老师的一个任务去完成打分,这样就会使这个环节失去意义。实训反馈环节本身是为了学生总结自我达到提升的效果,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从中得到提升。同时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出相应的教学评价内容,改变以往呆板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现学习的乐趣。
最后,当我们思考一堂课是否需要设置情境,设置怎样的情境,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这一切都应该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来决定。教学内容是教师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的主要客观依据。因此,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教材,深刻领会教学内容,才能精心设计。只有吃透了教材,才能围绕重点难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组织语言,设置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才能驾轻就熟,创设良好情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黄水珍.《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会了七十二变
- 不为彼岸只为海
- 第一次升旗
- 跳蚤市场真热闹
- 我的体育老师
- 斗地主狂
- 老师,您真像我爸爸……
- 同桌
- 竹筒饭
- 火树银花不夜天
- 小足球赛
- 老爸的“爱好”
- 我玩“坦克大战”
- 竞选
- 我和书的故事
- 加强电影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特点、问题及建议
- 大器晚成的金明民
- 论中国共产党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 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中的方言元素
- 英美文学对电影文学性的影响
- 论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论传媒时代文学的影视化生存
- 电影产业的钻石模型解析
- 电影审查制度实施的必要性
- 关于政治传播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意义
- 谈电影片尾曲与电影记忆
- 束焕访谈:笑点“细分”以后
- 浅谈共产党员应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带头人
- 《我为你骄傲》 知识点精析
- 《画家和牧童》 重难点分析
- 《画家和牧童》 相关材料
- 《我为你骄傲》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画家和牧童》 教师语录
- 《画家和牧童》 训练素材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1
- 《画家和牧童》随堂练习 提高篇
- 《画家和牧童》 写作指导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趣闻故事
- 《画家和牧童》 范文习作
-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 《我为你骄傲》 重难点分析
- 《画家和牧童》 教案讲义2
- 《我为你骄傲》 教师语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