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学校教科研不当现象及其矫正

学校教科研不当现象及其矫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2

学校教科研不当现象及其矫正

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实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制度是课题研究工作的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拟通过实例剖析学校教科研常见的几种不当现象,以期探寻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的有效策略。

症状1:制度制定行政化

[病例1]不少学校教科研制度的制定以校长的意愿为主,由学校行政领导集体商量通过。教科研制度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这种从上而下制定的教科研制度无法得到多数教师认可,执行的效果并不好,有些甚至成为教科研工作开展的绊脚石。

[诊断]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主力军是一线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制度的制定更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参与和讨论,要扭转制度建设凭领导的个人意见决策的片面经验化缺陷,避免制度建设的匆忙实施,就要在反复征求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待成熟以后再实施。

[矫正]以“民主”作为制度建设的基石。

我们学校的教科研制度比较健全,包括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教科研理论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都采用自下而上的办法,充分给教师放权,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群策群力,在讨论稿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全体教师对本校的教科研制度一致认可,执行力较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症状2:制度管理形式化

[病例2]不少学校都有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但大都是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用的,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一纸空文,真正严格按制度管理的很少,执行的效果更差,严重影响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和课题研究的质量。

[诊断]现在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当作“面子工程”,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数量,在教科研工作管理上不到位、不作为,对于教师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只要教师能结题就行,不管质量如何,这样尴尬的局面都是功利主义惹的祸。

[矫正]严格执行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室―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三级管理机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落实,教科室成员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教科室主任要制订出学校教科研三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教科室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对学校所有的立项课题进行规范管理,在各课题组中开展七个方面的活动:①制订好课题申报方案。②课题立项后及时组织开题论证活动。③要求课题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活动。④参加每月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工作例会,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⑤填写“课题研究工作记录表”,及时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上交阶段性成果。⑥上好课题研究课。⑦写好论文和结题报告。我们严把“七关”,要求课题负责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我们建立了检查通报机制,把有效监督作为校本教科研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教科室主任要准确掌握每个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对于不研究或假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批评教育,及时终止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支持,维护校本教科研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症状3:课题研究“假、大、空”

[病例3]多数学校对课题申报和结题的管理都比较重视,忽视研究过程管理与指导,缺乏研究中的专业引领;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立项,忽视开题论证;多数教师重视课题结题工作,忽视课题过程研究,缺乏对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缺乏对研究资料深刻分析和对研究成果提炼的能力。

[诊断]现在做课题研究的老师多数是为了评职称,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假、大、空”和“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浮于表面,没有实效性。很少有人能长期坚持去研究自己身边教育或教学的某一真问题。有些课题组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资料,由于研究者不会规范撰写研究报告,缺乏对教育实践经验提炼的能力,不能较好地陈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缺少理性思考和对结论的陈述,最后造成课题无法结题或勉强结题。

[矫正]建立教学科研一体化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和组内其他教师一起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在学期初就确定好本学期教研主题,围绕教研主题定一个相关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选题必须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自己身边的教学小问题入手,从小题小做开始,在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逐渐过渡到小题大做,积极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教学科研一体化, 教学上升到科研,科研下嫁到教学,相得益彰,克服单纯的为科研而科研和低层次的教研倾向,努力促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各年级教研组都要有研究课题,教研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如我校的市规划课题《利用成果袋高效突破小学起始年级的识字量》的负责人就是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其带领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有关识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市规划课题《第二学段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在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有关数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

症状4:科研成果推广少

[病例4]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教师论文获奖与课题结题,而忽视教科研成果的培育,以及获奖优秀课题成果的推广活动。

[诊断]学校层面的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校领导对于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在思想上对于成果推广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为一线教师创设平台;二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大多是“田野”式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少理论指导,缺少共性和普遍性,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经不起第二次实验验证,不像大学教授、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那样规范、专业,其成果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推广。

[矫正]建立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

校本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是课题开展有效研究的保障,课题成果推广工作只有有了制度的建立才能顺利实施。学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制订了《江口街道中心小学教科研成果推广管理和奖励制度》,由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组织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在每年课题申报、研究中期和结题后做好课题“三关”管理和指导工作,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好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奖励制度以“精神奖励”为主、淡化“金钱奖励”、追求“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指导思想,对参加课题成果推广活动和教科研论文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先进、评职称的条件之一。

总之,校本教科研制度的规范建立与有效运行提高了中小学一线教师教科研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加强了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课题研究成果的品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一句名言的启示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0)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一句名言的启示
材料员岗位职责
工程部年度总结
某地产集团工程部与前期工程部总结
工程部年终总结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2012监理工程师应试指南
2010年度工程部工作总结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物业公司工程部年度工作总结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介绍
职业安全健康应急准备及应急响应预案
安全工程专业介绍
工程质量控制
浅议金属拱形波纹屋面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动手做做看》 考点练兵2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提高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2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师语录
《邮票齿孔的故事》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1
《动手做做看》 重点问题探究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动手做做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动手做做看》 教案讲义2
《邮票齿孔的故事》随堂练习 提高篇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重点句子探究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