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激活学生参与构建有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已经成为教学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彻底丢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来,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听了特级教师曹慧执教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一课,巧妙激活课堂的参与,有感于此,略谈一二。
一、氛围和谐,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环境
课堂上,教者在认识平行线时,“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从楼梯栏杆、天花板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几条边缘线的奇特之处,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学生各抒己见时,教师给予鼓励和耐心的引导,并做补充,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学生的有效参与也是有目共睹的,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短短数分钟的环节,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己定义出什么是平行线。
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尝试的欲望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教学“如何画平行线”时,教者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取出三角尺,任意画出一条线,简称“一画”。
2.教师拿起直尺,紧靠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简称“二靠”。
3.通过固定的直尺,慢慢移动三角尺,逐渐离开第一条线,简称“三移”。
4.移出一定的距离后,最后作出另一条直线,也就是第一条线的平行线,简称“四画”。
整个步骤概括为“一画二靠三移四画”,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画出平行线后,教师又以“一合二靠三移四看”来检验是否完全平行,让学生相互检验、评价。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学习画平行线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他们思维的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求知的需求
既要面向全体,又要考虑个性差异,课堂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教师对教学进行动态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找出不相交的平行线,很多学生都会找出第一面的长与对面的高虽然方向不同,但也不会相交。教师借此完善了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
教师也正是因为顾及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预设,在处理灵活的情境中得到体现。逐步引导,让课堂越发显现学生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武新宇.论学生参与有效课堂的构建[J].吉林教育:综合,2010(1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教室
- 快乐的一天
- 收获
- 我的小兔子
- 升旗仪式
- 看猴子
- QQ,害人吗?
- 我的好妈妈
- 买玩具
- 文具盒吵架
- 福桔
- 假如
- 老鹰捉小鸡
- 我发明的地震测试仪
- 合作的力量
- 目标成本管理在供应链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关于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
- 成本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初步分析
- 从故事中学管理
- 从寓言中学管理
- 供热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
- 病种医疗成本核算
-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立校”战略
- 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1)
- 供应链成本管理理论研究
- ABC法在现代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1)
- 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初探
- 浅议农村中学管理
- 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的长寿
- 浅析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 《画》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七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