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4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的设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上,教师若能巧妙地提出问题,对于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智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设疑能力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之一。
一、明确设疑目的
明确设疑目的,是指所提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服从教学活动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教学思路紊乱的现象。为了使课堂提问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每设计一个提问,都应该做周全考虑: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坡度有多大,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思考巧设疑
“直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答案过于简单,缺乏启发。在设疑时要确实有“疑”,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计矛盾引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认识,巧设矛盾,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例如,我在讲国务院颁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时,为了使学生能自觉遵守条例的有关规定,提出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上网可以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即使玩游戏也可以锻炼大脑的反应能力,因此提倡上网。有的同学认为,过度沉溺于网吧,影响学习,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因此应该远离网吧。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四、设疑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有针对性
学生有个别差异性,课堂提问应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同一个问题,问甲可能合适,问乙则未必有效,如果不注意选择,往往走向反面。因此,教师应注意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存在感,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2.遵循“可接受”原则
课堂提问关照学生实际,问题太难,学生答不出来,就会失去信心;问题过易,不假思索随口可答,索然无味。因此,提问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最终摘到果子。
3.选择好课堂提问的方式
如,新旧知识的承上启下式提问,可以从正面直接提出,也可以从侧面、反面提出,可以是个别提问,也可以是集体提问等。总之要本着有利于反映教材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
总之,只要教师不断研究学生,探索课堂教学规律,不断总结经验,自然会掌握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我们的思想品德课。
参考文献:
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秋天的家乡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我的发现
- 我家的淘气猫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畅游魔仙堡
- 我家的猫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2012年某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有机玻璃和亚克力的区别
- 大学生逃出施工单位的几条路线
-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技术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 混凝土修补与调色之清水混凝土调整材
- 2011年度施工员年终总结
- 通信工程施工员先进事迹材料
- 土建技术员2012个人工作总结
-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工程技术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