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4

浅谈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如今的课堂,字词教学已然成为老师们关注的重点。从语言本身讲,“词汇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词汇越丰富、越纷繁,那么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展。”[1]同一道理,学生学习语言,掌握的词汇越多、越丰富,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越强。反之,若词汇贫乏,说话、作文就难免用词不当,或欠生动有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字词教学是很重要的。如何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字词教学目标也是老师们所关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对字词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结合教材,对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分享如下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音、形、义中寻规律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总是记不住生字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到了中高年级就演变成错别字井喷式的状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低年级,第

一、二学段的字词教学,究竟我们要解决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第

一、二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追本溯源,低年级字词教学中要解决“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我们更多地应该从生字词的音、形、义中寻找规律,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同时将指导写字确立为字词教学的关键。

例1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选自人教版课标本第二册・《乌鸦喝水》)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为“可、石、办、法、找、许”。我们也看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比如:先指导“办”的书写,再联系到词语“办法”过渡到“法”的书写指导。如果仔细观察这六个字,不难发现,“办”与“法”在字型结构上并不是最好的书写典型,从字的结构上切入会更有利于学生识记与书写。“法、找、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其中一个字的书写,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练习相同结构的字,最后归纳此类结构字的书写要领,这样不仅可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总结了规律。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中,我们如能在“记字形”、“组词”上再淡化一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笔上,这样才更为扎实有效。

二、字、词、文中寻联系

到了中高年级,对于字词教学,教师则会更多地强调对生字词的识记与理解上,特别是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师往往会将文本中需要认读的词语罗列出来,读几遍后便进入阅读教学,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对于文本的剖析上,借助于重点语句的感悟来体会生字词的含义。教学目标的定位上更加倾向于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殊不知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础部件,是为了丰厚文本内容与意义而存在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课文正是因为精彩而传神的词语,这些词语有可能是生字新词,也可能是学生理解的盲区,更可能是文本关键字词。因此在进入阅读教学之前,字词教学必须有的放矢。

一篇课文中哪些字词可以算作生字词?这些往往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其依据常常是几本教学参考资料和自己的预设。其实生字词应当定位于学生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应当由学生在朗读或是默读的基础上自己确定。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生字词、难懂的词、有特殊构词规律的词、对文章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有帮助的词、对梳理文章脉络有启发的词等。同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些需要教的词加以整合,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最便于记忆的方式呈现出来。第三,还得思考怎样使这些词发挥它们最大的功效(梳理文章脉络,串联全文重要内容,理清时间顺序,掌握重点描写对象的特征,感知词语的内在规律……)。每次都这么去想,那么我们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一定更为扎实有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省时省力。

例2 镜头一:某语文老师执教鲁教版课标本第十册《北京的春节》一课。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初读要求”大声朗读完课文之后,大屏幕上出现十几个生字新词,逐一朗读、正音、理解之后,进入文本学习。

镜头二:某老师执教苏教版课标本第十册《月光启蒙》一课。出示第一组词语:民谣、童谣、谜语、神话、长歌谣,读词,正音。师生交流:这组词语都是“民间文学”。那么课文中的这些“民歌”、“民谣”都出自于哪里?(孙友田的家乡)孙友田的家乡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理解“长”的意思。(流传)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同样是一片“丰厚”的土地。

出示第二组词语: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学生自由朗读后,师生交流:这组词语读上去有什么感觉?(朗朗上口、节奏明快)

这是两个阅读课堂的识字教学片断,前者将生字新词作为孤立的生字新词来学习,没有挖掘其内部关联,缺乏与文本内容的联系,像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后者,则有意识地将词语有序组合后呈现:第一组词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作者孙友田生活的那片土地上“盛产”歌谣;第二组词语让学生感受民谣的特点――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每组词语的朗读识记均有一定的目标指向,为之后的课文学习打好了基础。

通过以上两组教学镜头,我们不难发现,在依托文本的前提下,教师如能利用词语的内部关系,进行多向联系与重组,提取具有同一性的若干词语,构建有效的词语序列――“词串”,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丰富其教学内涵,可以让阅读教学灵动、高效起来。

三、前后文本字词纵贯线

经常发现,每个学期的课本里总会出现一部分已经学过的字词,学生往往对于这部分理论上理解的字词不以为意。经过无数次的检测得出结论:易错字往往还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字。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每个学段中出现的词语都是有它本身的教学重难点,有的是强调字的书写、笔顺;有的则强调字的组词及释义;有的则是要求联系上下文理解该词语。如果只是会写,那么这样的记忆就更会趋向于机械记忆,这样的记忆有效期可想而知,学生今后遇到时就极容易写错。这又给我们教师的字词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课标中经常提及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整体向前推进的,不可能割裂其中某一学段。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也要考虑到这样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某些似曾相识的词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个词曾经出现在哪些课文之中?当时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要求是什么?

例3 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选自苏教版课标本第十二册《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有着一些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共性:四字词语较多。如本文的蔚为壮观、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对于这样四字词语频繁出现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教学?如果对于各年级文本都比较熟悉的教师就应该知道:“蔚为壮观”出现在《九寨沟》(苏教版课标本第七册)、“锲而不舍”出现在《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课标本第九册)。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使得前后词语教学相联系,学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更容易水到渠成。如先回忆理解“蔚为壮观”、“锲而不舍”这两个词所表示的含义,再由词义引申文义,这样学生对于烟台的海会另有一番感受,四字词语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综上所述,字词教学首先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低年级强调于生字词音、形、义规律的发现,书写指导的典型性及有效性;中高年级则更为关注字、词、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字词在不同文本中的出现情况,将前后文本中的字词进行纵贯线教学,这样字词教学才会凸显课标中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字词教学也会更加扎实有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24)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文明只差一步
我是小小推销员
探析电影中的“隐性广告”
跨国华语电影发展的新途径
香港与内地电影的发展关系探讨
探析《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
中国主流电影文化诉求策略思考
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方言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探讨
分析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娱乐化叙事策略
论互文性理论对电影《人工智能》叙事艺术的阐释
别把电影当艺术品
从艺术学角度解读电影《画皮》
分析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论金钱化的好莱坞与艺术化的欧洲电影
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分析贺岁电影“嘉年华”
《乌鸦喝水》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乌鸦喝水》训练素材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的意思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乌鸦喝水》趣闻故事:乌鸦本是吉祥鸟
《乌鸦喝水》写作指导: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教学难点
《司马光》老师语录
《乌鸦喝水》教案 二
《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乌鸦喝水》教学重点
《乌鸦喝水》范文习作:童年趣事
《乌鸦喝水》教案 一
《乌鸦喝水》美文欣赏:狐狸与乌鸦
《乌鸦喝水》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