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教育中地籍测量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高职教育中地籍测量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高职教育中地籍测量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地籍测量课程在高职院校GIS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的性质和定位,然后列举了其课程特点、授课方式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分析了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地籍测量;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以及其上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并绘出以权属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地籍测量为测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人地矛盾的进一步突出,国家对土地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加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籍测量的内容和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我校开地籍测量已有数年,GIS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均开设。课程设置为理论教学安排40个学时,实践教学安排两周。作者在教学过程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借以向同行请教。

一、教学内容

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不但应具有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不动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应在权属调查等理论的理解,而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只要注重当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集成应用。主要课堂教学内容如下所示:

(1)地籍的概念,包括地籍概述、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等内容。

(2)权属调查部分,包括初始权属调查、权属调查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及绘制宗地草图等内容。

(3)地籍测量部分,一般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由于地籍测量和普通测量在有些方面是相通的,所以此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和技术指标,让学生理解地籍测量与其他测量相比其技术特点。

(4)地籍图的绘制部分,目前地籍图绘制大都采用计算机编制成图的方法,对测绘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制图软件编制地籍图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地籍图制作的特点。

(5)房产测量,包括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量及变更测量等内容。

(6)地籍建库部分,此部分内容与数据库关系密切,包括建库目标、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数据库功能设计及后期维护等内容。

教学实践环节为主要安排两周的地籍测量实训,以测量校园1:500的地籍图为实训内容,要求提交地籍图、地类面积汇总表、实训报告等成果。

二、存在问题

1.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内容陈旧,现势性较差,无法跟上当前的地籍调查与测量方法,如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GIS和遥感技术在其中的大量应用,当前的教材涉及的就比较少。其次是由于课程的文字表达性较强,有的老师不注意方式方法,多是照本宣科,即使做了多媒体课件,也是课本内容的照搬或者部分老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时性,课堂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地籍测量包含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两大部分内容,很多从事地籍测量教学的老师多是测量出身,教学中存在重测量轻调查的情况。地籍测量教学偏重测量技术的应用, 缺乏土地权属界定等相关知识的讲解, 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进行了讲解, 也很少到实地进行确权实习。因此, 经常出现地籍测量的技术性与法律性之间无法融合与贯通的问题。另外,在当前高职高专的层次定位上,很多老师存在重实践和轻理论的观点,致使授课时不能准确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往往浅尝辄止或干脆省略不讲。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地籍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完成后,一般会安排连续两周的地籍测量实习。实习时存在指导老师在安排实习内容时,以测量为主调查为辅,甚至没有地籍调查的内容的不足。

同时因为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在实习场地的选择方面,如果选在校外进行地籍调查,则实战性较强,效果会比较好,但进行地籍测量时,仪器和学生安全无法有效保证。如果选择在校内做调查和测量,仪器和学生管理效果理想,但本质上学校就是一块宗地,为模拟实际,人为地随意划分宗地,这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

三、改进方法

1.加强教材建设

现在高职测量专业使用的《地籍测量》教材存在着使用群体针对性不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直接使用本科教材,其内容深度和广度并不适合高职学生,偏重理论而轻实践,授课时只能少讲或不讲。

二、使用高职教材,但这些教材往往是参照本科教材而来的,成为本科教材的浓缩版,无法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因此,高职《地籍测量》教材,既要在难度适中,符合高职层次特点,又要实践性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及时反映最新的地籍调查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2.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现势性

地籍测量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等级调查,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面积量算和数字地籍图的测绘。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和前奏,因此在讲地籍调查时,一是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掌握行业术语,二是要紧密结合国家相关土地政策法规,配合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三要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如: 引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案例及GIS、遥感等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上的应用。这样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

3.注意与多课程的交叉融合

地籍测量是测绘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课程如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等课程在内容上有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同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讲地籍测量时,要注意让学生与以前所学课程融会贯通。第一要注重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地籍测量中的问题,如在界址点测量方面,可启发学生结合地形测量中的坐标推算来推导各种界址点坐标,在讲控制网布设时,又要根据控制测量的相关理论来解决。第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地籍测量和其它测量方式的不同,这是地籍测量授课时经常遇到的困扰,同时也是学生经常混淆的地方。很多学生学习地籍测量,搞不清地籍控制测量和常规控制测量、数字地籍图测绘和常规数字测图之间的区别。这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多加以区分,如: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由于地籍测量主要是测量平面位置,不进行高程控制。

4.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地籍测量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因此在授课时需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部分因地籍测量涉及的学科较多,内容较难,可采用ppt、视频、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讲解完理论后应实时开展相关的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以教师示范、学生互助等多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的内容贴近实际生产,实打实的锻炼学生地籍测量的能力。

四、结语

地籍测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生产能力的双重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强化其实践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注意与《地形测量》、《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测量》等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点的断、缺或重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文献:

[3]杨树平.地籍测量三个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处理[J].城市勘测, 2002( 4) : 24

[4]侯永会.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勘测,2005,5:28一3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国旗下的演讲
国旗下的演讲
童年趣事
国旗下的演讲 诚信伴我行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童年趣事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童年趣事
竞选护旗手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获奖发言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获奖感言发言稿
童年趣事
常用建筑材料试验与要求
建筑基础放线放样知识汇总
建筑图纸会审要点大全
浅谈砌体墙的质量问题
冬季施工方案重点注意事项
结构工程植筋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对策
我学习11G系列图集后的一些认识
钢筋算量中容易漏算的项目汇总
工程深基坑常见支护形式归纳学习
土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砼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新图集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解读
建筑工程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经验之谈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王二小》老师语录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