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5
《落日的幻觉》综合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黑体部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B.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要接近黄昏,夕阳会更加美好。
C.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D.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
衰减:减弱,减退。
2.下面是有关落日的古诗积累,请按正确的搭配连线。
①白日依山尽,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②大漠孤烟直, 黄河入海流。
③移舟泊烟渚, 落日故人情。
④浮云游子意, 日暮客愁新。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 长河落日圆。
【文段专练】
阅读《落日的幻觉》,回答问题。
3.说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
说明方法:
作用: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说明方法:
作用:
4.文中写日落的景象可以用 、 、
、 几个词来形容。具体写了这样几个幻觉:
。
【能力拓展】
阅读《霾》,回答问题。
①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②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产生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③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1,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5.“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的原因是什么?
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7.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了 说明顺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庆祝六一
- 选班长
- 欢乐的雨中春游
- 我们冒雨春游去
- 小闹钟
- 我的妈妈
- 春游乐
-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 我家的菜园子
-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 难忘的“教室春游”
- 春游
- 特殊的春游
- 轻烃罐区消防稳高压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消防电气浅谈
- 11个常见消防问题
- 消防设计时注意的几点知识
- 深圳某高级综合大厦消防管道系统整改情况综述
-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资料
- 消防知识试题
- 住宅喷淋系统的设计探讨
- 谈当前的农村防火特点及加强措施
- 消防技术要求
- 某办公楼消防水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 消防法解读
- 中高层住宅消防给水设计问题探讨
- 事故池容积的确定方法
- 地铁水消防系统与报警及控制方式的研究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札记
- 《四季》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及点评
- 《画》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2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