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不难

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不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3

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不难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并把这种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从感恩、施恩中获得生活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三位一体;知恩;感恩;施恩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关爱,现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困惑和迷茫。他们只学会了索取,不懂得回报,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思考自己应该为社会、家庭负什么责任;一但自己的某些私欲得不到满足就牢骚满腹,仇视社会,冤恨父母。如:

现象1、某学生平时根本不给家打电话,打电话就是要钱,为了谈女朋友、买名牌衣服、下饭店吃饭,他不顾家里生意赔本,张嘴就要1万元,父亲拿不出,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说要脱离父子关系。

现象2、有一位父亲,为了能使女儿在城市读书,他每天到学校门口摆摊挣钱,供女儿上学,女儿却认为父亲给自己丢脸面。

现象3、个别学生在接受社会、学校和别人的资助时,表情冷漠、毫无感激之情。

感恩之心是受恩者对施恩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如果没有奉献者的施恩,受恩者的知恩图报,仁爱善良则难以延续,社会难以正常发展。道德看似没有强制性,却需要每个人去主动遵守,一句感谢的话,一声喝彩的掌声,就是他人施恩奉献的动力。因此、社会需要奉献,社会也需要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人的诞生离不开父母的生育之恩,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养育之恩,正是由于家庭和父母的精心呵护、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够在一个幸福家庭愉快生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家庭。学校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学校感恩教育的计划和目标,组织学生家长交流教子经验,围绕“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的主体展开讨论,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形成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举行"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活动。为了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家庭教育投资表”,让学生向父母调查用于他本人自出生以来,各年度在教育方面的全部支出,然后再参照居民消费品的物价指数,换算到大学毕业时的现值水平,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然后、写一篇"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体验感。

学生刘珊在她的算帐体验感中写到,在计算父母给我的教育投资中,每年父母在我身上投入的金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庞大的感情投资还没有计算在内;为了能使我受到最好的教育,父母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拿高价学费、租房供我上学,这么多年父母在我身上投注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以前总觉得花父母的钱是天经地义的,现在这帐一算下来觉得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

自己算帐和别人算帐是两码事。别人给自己算帐时,对自己内心的触动并不很强烈,自己亲自一算帐才感到大吃一惊,真正触动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家庭对自己教育的投资进行量化,让一些平时并不透彻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非常能说明问题,这种量化让学生懂得了知恩感恩,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社会大环境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社会大环境有恩于每个社会成员,没有社会成员之间的施恩、感恩,很难想象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各个社区、街道成立由学校领导、辖区街道主任,在校学生家长,“四老”(祖父母、外公婆),“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等组成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作为青少年社区辅导员。利用社区的资源,组织学生在课后、节假日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感恩社会”活动。对于享受政府、社会资助家庭的学生,每学期应向资助方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并参加一定数量的社区公益劳动,回报社会、回报施恩人。社区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献爱心活动,为孤寡老人、困难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学生的公益劳动记录在案,做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一部分,然后、写一篇社会实践体验感。

学生王鹏在他的体验感中写到,前几年我爸妈下岗了,我们家陷入困境,生活很困难,街道居委会知道后及时帮我们家申请低保,每月我们家都能领取一部分低保金。过年过节社会各届慈善人士给我家送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我所在的学校也及时给我免除了学杂费。现在我们家有了好转,我及时劝我爸妈退掉低保,让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家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我们周围最需要帮助的人。

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施恩。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给学生一些施恩感恩的机会,在学生体验施恩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感恩的快乐。只有让学会施恩感恩,学生才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只有让学生学会施恩感恩,才会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感谢他人的善行;只有让学生学会施恩感恩,才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责任感,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感。

第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社会道德规范的专业化机构,是感恩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组成部分,学校定期开一些知恩感恩教育课,教育学生知恩、感恩、施恩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传统美德发扬光大的动力,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知恩、感恩、施恩活动。

布置感恩教育作业。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感恩教育作业,学校的感恩教育作业,由老师监督完成;家庭感恩教育作业,由父母监督完成;社会感恩教育作业,由社会相关部门监督完成。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写评语,然后、交到学校备案,作为学生德育评价的一部分。

学生感恩行为的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在感恩教育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施恩、感恩,只有让学生更多地参加施恩、感恩实践活动,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施恩感恩意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施恩感恩行为习惯。

学生的感恩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合作,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感恩立体教育网络,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施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祝父亲节快乐
My labors day(我的五一节)
关于父亲节(Father"s Day)
​How to Deal with Sub-health(如何处理亚健康)
​A busy month(忙碌的一个月)
I had an unforgettable Labour Day holiday(难忘的五一劳动节)
My Father(我的爸爸)
今天是母亲节
我的母亲(My mother)
五一见闻
你怎么样度过“五一节”的
Protect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May Day Long Holiday, Kept or Cancelled?(五一长假是否应该取消)
My May Day Holiday(我的五一假期)
母亲节由来和发展
日本先峰设计师指出:北京酒吧缺创意
东大建筑系教授发明新型建筑材料 用于大屠杀纪念馆
仿古建筑与西式建筑想到的
堆山造景启动景观建设
低能耗与高舒适度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实施墙面绿化 构筑良好环境
节约型设计,建筑师该尽的责任
拒绝平庸城雕
新农村规划设计应注意集约利用资源
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设计和深化
20世纪建筑特点和21世纪建筑展望
统一多元的建筑设计方针 超越混乱的价值观
灵感的源泉
建筑师当看重现场
《她是我的朋友》 重难点分析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1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1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2
《七颗钻石》重点字词梳理
《七颗钻石》整体阅读感知
《七颗钻石》考点练兵2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20美金的价值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1
《她是我的朋友》 教案讲义3
《七颗钻石》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七颗钻石》教案讲义2
《七颗钻石》美文欣赏 跳水
《妈妈的账单》 教师语录
《她是我的朋友》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