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0
穿越心灵的迷宫
我们正在远离只关注孩子物质营养的时代,对孩子心理的认识与理解、回应与疏导,成为家长和教师的必修课程。
试图将自己从成人身份中抽离出来,像儿童那样去观察、感受和思考,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乐桃桃玩穿越》丛书的作者刘鸿雁另辟蹊径,把“儿童心理客座导师”的身份让位于一个叫作乐桃桃的小家伙,在7本书共14个故事里,这个一高兴就喜欢转圈的乐桃桃演绎和诉说的都是普遍的心思和烦恼――恐惧、沮丧、生气、得意、怯懦、鲁莽、自卑。无论是对于大人还是孩子,这套丛书都会邀请我们踏上心灵之旅,不仅是想象之旅,更是行动与转化之旅。
在乐桃桃身上我们看到,儿童的心理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条理。一方面,孩子凭借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感官,协调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具有表达情感、协调情绪的机制和能力,具有应激能力和自我安慰能力;另一方面,孩子情绪的调节也依靠身边人所带来的安全感,他们一直在寻找身边人表达和处理情绪的方式,积极地参照他人的反应,这就是“社会参照”。
孩子们和乐桃桃一起在阅读中穿越心灵的迷宫,在对故事的把玩中,在对解决策略的领悟里,他们看见了自己,看见了心智自然成熟的过程,也在阅读中找到了身边的参照。童话中奇妙的情节,意外的转折,特别是对童话主角的认同,都是帮助孩子建构内在世界的参照。乐桃桃代表的是情绪调整中适当的态度和立场,走进阅读,他帮助孩子们启动内在机制;走出阅读,他会不自觉地成为孩子处理现实困境的“参照”,因为任何阅读都替代不了孩子在现实中独自面对困难、经历激动人心或烂漫开心的种种奇遇。
对孩子的牵挂和担忧,始终是养育者心中长远跋涉的旅途,仿佛没有尽头。面对养育,我们常常唏嘘感叹,常常无所适从。作者刘鸿雁在书中的“家长单元”里,提示关键问题,指引应对策略,这些推心置腹的交流和作者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开设的微课《童话心理学》一样,都是令人愉悦的、具有疗愈性的,能帮助我们渐渐放下养育的心理负荷。
所以,回归理性,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基于心理上与孩子的共鸣互通,充分调动自己观察孩子的能力,尊重和适应孩子的天性,尊重自然赋予的成长节奏,以最合适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情感需求,建立安全和依恋的亲子关系。成人给予孩子的各种激励和干预,都应该对应孩子的成长阶段,考虑孩子适时的接受能力,而不是给得越多越好。同时,成人还需要对自己情绪上的问题做好预防和恰当的处理,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镜像或参照。成人与孩子在心灵上的共同成长和相互关照,正是这样相互建构的结果。
维克多・雨果用文学诗句描绘了儿童心理:“孩子,带着甜甜的笑容,如此之美,拥有柔嫩的善良心灵,欲诉说一切的嗓音,迅即停止哭泣的秉性……”孩子情绪的表达和协调也许并不需要成人太多的自以为是的干预,反倒是成人应思考如何以孩子为参照,回归澄澈和明媚的心灵本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之常情
- 人生无极限
- 带着感动出发
- “谢谢”
- 好奇心
- 沉默的大多数
- 人之常情
-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 带着感动出发
- 彼岸花动出发
-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 鸟的评说
- 超越极限
- 请迷茫走开
- 杯家四兄弟
-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 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须知(建筑类)
- 浅谈工程质量管理及创优策划
-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 冬季施工措施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的范围
- 冬季施工方案
- 项目经理的一篇建议,希望新人能走出迷茫期
- 一个建筑工程师最起码应该知道的数据
- 某变电站工作人员年终总结
- 施工员报考条件
- 安全管理四环节
- 安全施工责任书
- 分析二级建造师阅卷流程及体会(2011二级建造师阅卷)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若干问题的思考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 《王二小》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 《王二小》老师语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 《王二小》美文欣赏:和王二小约会
-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 《王二小》写作指导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