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农村孩子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儿

农村孩子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4

农村孩子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儿

当前,习作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难事。怎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是许多教师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我反复追问自己:我们农村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习作?习作的源头活水在哪里?

通过研究实践,我发现,造成农村小学生语文习作难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习作兴趣不浓。有的学生因为无话可说,根本没有习作欲望,或完全不想写作文。老师一说写作文就唉声叹气,焦眉愁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一篇,连自己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缺少习作兴趣。

(2)课外阅读不足。农村小学生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这是不争的事实。于是语言词汇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可写的”。

(3)不会观察生活,缺少真情实感。不少学生不会观察生活,对生活习以为常,缺乏对生活的切身感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缺少了真实的感情,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又因为不会表达,也不能做到有感而发。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并且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1.激发习作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把说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说助写,学生所写的习作都是自己亲身体验,习作就是把自己刚刚说的话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采取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办法,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发展,提高作文指导课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说话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先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把说话的思路说清楚,再把想说话的过程写清楚,重点做到说写结合。例如:①经常在班上开展“故事会”“争当节目主持人”“课前新闻播报”等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思维。②在班上开展了“美文共欣赏”活动,上好习作讲评课。通过抓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给予激励,对学生在作文中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劣作中的某一“闪光点”经常给予夸奖,加以鼓励,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互改,让学生共同进步。③多开展有趣的竞技活动,比如:“贴鼻子游戏”“你说我来猜”“袋鼠跳”等等,让孩子先有话可说,再过渡到我手写我心。开展活动的确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此外还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审题、选材、立意、表达等,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

2.增加阅读量。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之余随时都可以阅读到课外书籍。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天都做读书笔记,记录名人名言、名人故事、诗句或抄写优秀作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的开头和结尾等。我再抓好:①坚持早读和课前读美文活动。②开展“每天一句”活动,主要由每天的值日生在黑板一侧提供名言佳句给全班同学背诵,这样促使学生们认真进行课外阅读与积累。③布置学生在假日里认真阅读课外读物,并不定期进行抽查,鼓励他们在习作中用上摘抄的内容,学以致用。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随着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习作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所积累的名言和好词佳句,也领会了习作的佳技。这样,学生习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习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

3.引导观察生活,创建“文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习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去引导。农村孩子生活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小溪流水、田野山坡、蓝天白云、花鸟虫鱼……这些无处不在的自然景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它们却无法进入孩子们的习作,关键在于他们缺少了适当的引导,以致成为了孩子们眼里无足轻重、熟视无睹的“破烂”。

针对这种现象,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那些生活中的小事成为习作的“文库”。 因为文章离不开“景色”“人物”“感情”,因此,我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指导观察:

(一)观察景物。树木茂盛、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大自然的一切都烙上了农村的印记,语文老师应该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会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具体方法是:每次季节的更换,都让学生在校园内或在野外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并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比较分析:观察的是什么季节,该季节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等。老师对观察认真仔细的学生予以肯定,对记录简单的学生进行指导,告诉他们从颜色、形状等方面入手,渗入人的思想感情,文章便生动形象了。

(二)观察人物。学生习作时内容贫乏,缺乏生动,主要是写人写事时没有详细描写。其实,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如此,农村孩子身边的人物同样各具特色。只要把人物写活了,文章也就活了。因此,语文老师应特别要求学生细心地观察人物,尤其是观察人物的外貌与动作。农村学生的身边除了老人与小孩,大多是农民和小生意人,只要认真观察,就能生动地刻画他们的形象。如:描写农民时,从他们的穿着、头发、脸色、手、脚等方面详描细写,就可以写活了。我布置写观察人物的作文时,有位学生这样写到:

柔和的夕阳照到了爷爷古铜色的脸上,他像一尊雕像似的坐在那里,额上那一道道皱纹显得更深了,我走到他身边时,他慈祥的看着我,用粗大的满是老茧的手摸了摸我的头,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爷爷对我的期望……

这样细致地勾勒,使读者对爷爷有了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三)观察画面。农村的学生每天除了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外,其实还有许多他们不曾留意的动人画面。要拓展他们的习作空间,语文老师还要让他们多留意大街上、村庄里、田野上、小河边等看到的颇具特色的动人画面。经过精心描绘,也可以写出有农村特色的文章来。如:我布置学生写“熟悉的人物”的作文时,一位学生这样描写:

知了依旧不知疲倦地叫着,太阳已从东方的山头移到正空了,火辣辣地,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田野上打谷子的那几家人忍受不了这炙热的太阳,陆续回家躲避了,只有我家的打谷机还在“隆隆”地响。妈妈正弓着腰,在打谷机的后箱处撮谷子,爸爸一个人用脚蹬着打谷机,两手拿着谷穗送到机子里,来回地翻动,然后往后一扔,再伸手向我要谷穗。我边取一把谷穗托在手里,边望着爸爸,不禁怔住了,爸爸浑身是汗,衣服竟然没有一处是干的,简直与被大雨淋湿没什么两样……

于细微处见精神。这段对场面的细致描绘,使人物形象鲜活而有个性,作者的真情自然流露的同时,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引导学生就地取材,观察生活点滴,就可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亲历的“真”和“实”,写出他们熟悉的“新”与“活”。 如果常用就地取材法更能发挥农村学生习作的特有优势,突出农村孩子的乡土本色,引导学生拓展习作的空间,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总之,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想法设法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把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习作要求熟记于胸,不打无目标的仗;其次,要循序渐进,走好每一个台阶;最后,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使农村孩子的作文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那么,农村小学生的习作将会有一溪源源不断的活水,任他们在习作的长河里尽情遨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畅游魔仙堡
我的发现
我家的淘气猫
游览长城导游词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都江堰建”导游词
我家的猫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童话世界九寨沟
秋天的家乡
苏州园林导游词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开平碉楼导游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大足石刻”导游词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提高篇
《日月潭》随堂练习 提高篇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日月潭》 教案讲义1
《日月潭》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日月潭》 教案讲义2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日月潭》 写作指导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2
《日月潭》 重难点分析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日月潭》 训练素材
《日月潭》 教师语录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讲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