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6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

“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作为社会热点问题。近几年高考将对这一热点进一步进行考查,可能是单课的,也可能是综合的,下面我们结合高考试题加以例析,以理清解题思路。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答案 D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答案 A

例3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城镇\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考查把历史材料置于历史背景下准确分析和阐释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准确分析。从数据看,这期间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都远高于城镇,联系1979~198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可看出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且无材料依据;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误读材料,是迷惑项。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例4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

A.土地的使用权 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

解析 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社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农民,故A项符合题意。在这三种制度下,土地的用途主要是农业生产,故B项是三者的共同点;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集体,故C项也是三者的共同点;土地的规模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例5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 题干材料中“1985年”的时间信息和关于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比率的规定,本质上反映了新时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益,将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说明了经营方式与分配方式的改革,故主要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

答案 C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