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2

浅谈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 要】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式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成才所受的影响,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最主要的方面,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必须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家庭、学校、社会、学生四位一体,齐抓共管

(1)加强教师身教。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2)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向兼顾。我们往往将校园中沾染了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有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向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就小学而言,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不仅仅是“塑造”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肩负着“改造”的任务,即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做到防微杜渐。如此双向兼顾,就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3)学生本身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学校里,除了老师,学生接触最广的还是学生群体,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活动,看看是否有不良现象的发生。有许多学生在老师面前可能有所顾忌,但在学生之间肯定会“原形毕露”。如若纵容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的学生。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这种现象,然后以一个恰当的时间,用一个恰当的办法,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改造”,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2.注重反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同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通过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实验证明,一项行为习惯至少要经过21天不间断的训练才能形成。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可以通过“电话”、“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某种良好的行为或动作通过强化训练,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经中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才能算真正养成了。

3.依学龄段分层教育

行为规范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如一二年级学生可通过儿歌、讲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在公共场所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脏物,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桌凳、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中段年级小学生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会主动思考、判断是非对错。中年级通过编故事、行为规范知识竞赛、达标等形式强化常规制度。高年级小学生已基本上由他律转为自律。高年级可以通过出黑板报、演讲会等巩固常规制度。

4.注重体验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下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仪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的精神。

5.榜样激励

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要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要树立学生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同时,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让先进的同学带动后进的同学,对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养成或保持良好习惯,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形成互相督促的相关制度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强,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安排学习委员定期检查各组同学的作业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同学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工整的现象要及时与此同学交换意见。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发现某同学作业中错误严重时,要及时给予辅导或寻求学习委员和老师的帮助。这样,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使班上的学习委员和学习组长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充分的利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检查学生遵守规范的情况,是保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最关键的因素。要使学生最终达到“养成”目标,就必须坚持长期的检查、评价与训练。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悟生命
因为有爱
乡村趣事
我敬佩我自己
田园的清晨
生命大树
乡村景色(4)
乡村景色(3)
生命的献礼
战争代给孩子的痛苦
乡村生活(1)
我的傻瓜爸爸
乡下美景
一个真实的故事
可爱的小虎子
浅谈提高煤炭运销管理水平须加强统计工作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
角度过程能力指数及其在非对称角偏差下的推广
“飞特族”冲击国企管理
西方EVA价值评价与物流企业管理创新
居住区规划的理解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分析建筑工程拖延工期的原因及对策
财务杠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高层建筑楼前广场的设计方法初探
中国式国企管理60年
建筑施工中几种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松鼠和松果》老师语录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小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语句探究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一讲义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种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二讲义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两只鸟蛋》范文 爱护小鸟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