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内容摘要:从现行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还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现状及课标的要求,我们找出了阻碍学生提问的因素: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并探究其中的原因。然后,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尝试从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入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培养;问题意识;敢问;想问;会问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在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可见,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师,课堂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而学生只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解答即可,至于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不去考虑。即使个别教师设计有质疑问难环节,也大多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这种“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势:问题都装在老师的脑子里,老师自然要给我们讲明白,毋需再费心思,只要认真听讲即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缺失了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何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是教育的悲哀。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上课时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潜在意识,远不如解决问题的意识强。而且我们还发现,高年级的学生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敢于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氛围也没那么活跃。究其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更没有创伤良好的提问环境,学生不敢问。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在情感上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但学生提出的问题看起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讥笑;但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耐烦。这样,师生的思想情感桥梁搭建了,教师再着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

二、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让学生想问

我们习惯于一种“去问题教育”,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学生只唯书,只唯上,缺乏独立见解。而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指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老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因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质疑问难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是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干的好办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建立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三、教师适时关注点拨,让学生会问

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知道怎么问,对问的方式、方法、内容叙述形式等心中没数。面对新知识点不知道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提问,这类学生占大多数。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让学生会问,才是具备提问能力的重要标志。首先,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问题,启发学生体会教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在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再次,教学生会说。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这时,教师就要在关键处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的思考集中在学习的知识点上。从而达到学生会问,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问得有价值。

总之,掌握“学问”,首先要学会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要常抓不懈,让我们从每个40分钟做起吧!课堂上,教师要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参与作用,通过探索、实践、独立思考,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不断启迪学生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灵活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让我们记住培根的一句话:“如果你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以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参考文献:

①《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张奠宙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

②《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
记一次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辩论会
土建技术员工作总结
建筑施工员年终总结
2011年工程技术员工作总结
项目施工技术员工作总结
2011年度建筑工程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主管师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施工员工作总结
某建筑公司2010年度工作总结和2011年度工作意见
建筑新人年终总结
建筑企业综合部个人下半年工作总结
工程师2012年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建筑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总结
工程工地现场代表个人总结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一)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的意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梳理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