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5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谈了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更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且拓宽了历史教学思路,丰富了历史教学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情感教育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持,既可以使历史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地表现教学内容,又可以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现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制作、开发、使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一种趋势。
一、多媒体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介,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使已过去的枯燥的历史史实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所处时代环境,通过真实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例如,在讲述世界史《19世纪
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中的美国南北战争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近似真实的历史情境,消除了学生和这段历史的时空距离。
二、通过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多媒体可以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在课前教师可将板书提纲、知识结构、地图、图片、录像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展示出来,这样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素材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看到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结论,突破了难点。
三、多媒体可以体现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实现情感目标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入历史情境之中,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如,在讲《民族区域自治》一课中,播放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及给西藏带来的巨大变化视频和韩红的歌曲《天路》,学生可以感觉出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学生兴奋、激动、自豪,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倾诉出来,教学活动达到高潮,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四、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多媒体的运用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也有明显的效果,在复习阶段更为突出。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60年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学生自忆,可以知道: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等。将中外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对比,能够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和俄国没有直接参与;为什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又开始勾结;为什么后来又出现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通过这种重新组合,问题比较集中,便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这样中外史结合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体味到“历史源于生活”。运用多媒体,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2]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J].历史教学,2003
(9).
[3]陈明勇.浅析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大家,2011
(1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试题评析
-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 摆渡手
- 作文试题
-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 转折
- 作文试题
- 转折
- 内心的独舞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作文试题评析
- 试题评析
- 有句话常挂嘴边
- 新“少年中国说”
- 转折
- 浅谈图书馆人的职业价值与责任心
- 吉林:出台劳务派遣管理办法
-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 金融经济对央行治安治理的影响
- 浅析企业的成本管理
- 金融监管发展前景
- 再说国企管理“三江并流”
- 湖北省企联举办第三期企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 作业成本管理与价值链分析
- 谈职高金融学教学创新思考
- 施工企业管理与人员管理的关系
- 论FDI会引发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吗?
- 谈合同解除与违约损害赔偿的关系
-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 《葡萄沟》教案讲义5
- 《葡萄沟》随堂练习 巩固篇
-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葡萄
- 《难忘的泼水节》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难忘的泼水节》 教师语录
- 《日月潭》 整体阅读感知
- 《难忘的泼水节》 范文习作
- 《日月潭》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1
- 《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点精析
- 《难忘的泼水节》 整体阅读感知
- 《难忘的泼水节》 重难点分析
- 《日月潭》 知识点精析
- 《难忘的泼水节》 相关介绍
- 《葡萄沟》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