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翻新时间:2023-01-05
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我的大爱之传统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从非遗开始 作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不可否认,这是对中国文学的一次褒奖。但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中国传http://wWw.LWlm.Com统文化的一次“胜利”。换句话说,其实不只是莫言,自古以来,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人民以至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无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还是“天下为公”,这些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传统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它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是我们的灵魂和脊梁,更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日本了解的人都会惊讶于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程度,但也就是这个民族,早在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时期便提出了非遗保护。他们时至今日仍把穿和服、观雅乐当做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他们的相扑至今受人拥趸。日本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觉悟?因为曾经的两颗原子弹令他们国破家亡,也让他们认识到,没有主权没有经济不要紧,只要和服还在,歌舞伎还在,茶道、寿司、柔道还在,这个民族就还在。 但如今反观国内,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化遗产;如今日本的景泰蓝出口占了国际市场的80%以上,而这原本是在中国流传了600多年、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遗失,我国的民族文化正在面临威胁。说不定哪天,连中国菜都变成了日本、韩国的中国料理。除了汉语,所有人都在上网,看同一场欧洲杯,穿同样的耐克阿迪,喝同样的可乐雪碧,学同样的英语。一个北京出生的80、90后,和一个纽约、伦敦的80、90后有什么不同吗?试想,如果仍不进行传统文化的保 护,20年后岂不真正的“天下大同”?中国岂不也可以叫“美国”、“英国”?无非一个代号而已。 由此可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而这第一步,就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魂魄之一——非遗。所谓“非遗”,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即“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各种手工技艺,以及在讲述、表演、实施这些技艺与技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每个人从小上学的第一堂课必定都是“爱祖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人至今仍把它当做一种口号而已。到底应该如何去爱?现在来看,首先就是要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传统文化,也就是我们所逐渐遗失和健忘的非遗。保护非遗,其实就是保护住中华民族的精神DNA。因为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决定了你是一个中国人。 小技艺,大文章 非遗保护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上述宏观方面,在微观方面,它对城市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因为城市的魅力就在于特色,特色的基础则在于文化。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地方特色文化,就没有个性精神推动力。要树立城市的品牌,就必须有与别的城市不一样、有差异性的城市名片。而非遗就是城市的这张金字名片。 就像人们旅游喜欢去参观故宫、长城里那些古老的建筑、残破的瓷瓶,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有多美一样。人们珍视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是因为它们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足迹,是和民族古老文明的延续紧密相连的。它们和城市发展是互动、互补的,而决不是互相矛盾的两个载体。没有了它们,人类文明就缺少了依托。 由此可见,非遗是城市形象的基础,而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它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是和城市发展是相得益彰的。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城市中的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构成了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记忆。保护好这些遗产,利用好这些城市名片,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城市参与未来竞争的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保护不只是政府或NGO组织的公益行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非遗保护提供资金基础和运营平台,还能促成非遗瑰宝转化为时下的文化产品,从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也就是在这种美好的意愿下,2012年《品位生活GRADE LIFE》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整合渠道,展示非遗技艺,学习非遗,保护非遗, 弘扬非遗。当然,对于那些暂时尚未“申遗”成功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品位生活GRADE LIFE》也将持续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热爱它们。用我们的行动,尽我们最大的能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微薄的力量!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
- 干干净净迎新年
- 争台风波
- 救青蛙
- 乡村趣事
- 面对红绿灯,他们竟然那样……
- 我是“小鲁班”
- 快乐的一天
- 煎蛋趣事
- 记一次采摘活动
- 我能洗衣服
- 家庭歇后语比赛
- 第一次撒谎
- 打拳的苦与甜
- 找草药
- 中国卫星电视的市场力研究(1)
- 关于自考助学教育转型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
- 如何去教好小学生
-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之我见
- 《大话西游》与“文革后一代”的主体性建构(1)
- 关于学术期刊匿名审稿制的现实分析
-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 浅析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 当代美国电影艺术神话与梦幻(1)
-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研究
- 简述用“现实道德扩展法”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
- 简述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关于风景写生取景构图的几点看法(1)
- 香港三级电影的反社会情意结(1)
- 浅谈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及其指导策略
- 《雨点儿》教学札记
- 12《雨点儿》教学设计
- 享受语文的魅力──《雨点儿》教学反思
- 《雨点儿》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循序渐进,掌握字词──《雨点儿》教学反思
- 谈低年级的阅读训练──《雨点儿》教学感悟
- 《雨点儿》词语造句
- 公开课上的“春雨图”──《雨点儿》教学札记
- 从《雨点儿》一课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 读中有悟 学中有导──听周小平老师《雨点儿》有感
- 《雨点儿》词语解释
- 《雨点儿》教学设计的调整及思考
- 《雨点儿》近义词反义词
- 可爱的“雨点儿”──《雨点儿》教学反思
- 《雨点儿》教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