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艺术入其内?神采出其外

艺术入其内?神采出其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艺术入其内?神采出其外

(本专题与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感受艺术魅力”相对应)

【专题解说】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出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要求考生有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通过艺术的角度来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爱与美的主题,表现价值取向、人文情怀、审美品位、精神追求等等,可以成为一个巧妙的落点,或可使作文跳出大众化的局限,因独辟蹊径而个性飞扬,神采翩然。

在备考的时候,很多考生会着力于建构文章的基本框架,以储备应对“模式”,同时准备大量的名人和时事材料,以便可以罗列和对比使用。就准备的作文素材而言,考场作文常常会出现“撞车”现象。文化名人如屈原、司马迁等已经作为“万能素材”屡受调侃,而时事素材如“小悦悦事件”也盛行不衰。高手自然不会在考场上出现这样的“交通事故”,但大多数普通考生,如何避免写作内容空洞、低幼,题材撞车等现象?本专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从艺术这个角度入手,写作可以别有一番境界。

【方法点拨】

关注艺术,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个人素养和人文情怀。跳出学校的学科学习和阅读中外名人事迹等常见的范畴,另辟蹊径找到写作的丰富领域,可以新颖、别致地表达对题意的理解和观点。

一、撷取艺术内容,丰富题材领域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专一精进皆可成为艺术,采撷灵感无不可以入文。古代文人比较重视个人的艺术修养,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琴棋书画各种艺术的影子。《世说新语》中专门有一篇“巧艺”。这里的精巧技艺主要指琴棋书画、建筑、骑射等技巧性、技术性的才能,文段中的技艺或故事,如顾恺之画画,皆形象鲜明,妙趣横生。沈复的《浮生六记》中也花了大量笔墨来写文人雅趣,给人很深的印象。

本专题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琵琶女的身世叙述与诗人内心产生的迁谪之意无不深深感染着千百年来的读者,艺术的魅力与文学的魅力交相辉映,使之传唱中原,甚至形成“胡儿能唱琵琶篇”的热潮。

乔治・桑被称为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她多才多艺,文采出众,其庄园终日高朋满座,被称为“艺术家之家”。大批享有盛名的音乐家、作家、画家甚至政治家成为其座上客,可以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也可以从她的《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文字里读到她对艺术的熟知和解读,感受到她与众不同的才情。

我们高中生的作文,常为人诟病的就是“大话空话套话”,“无病呻吟”,考场作文尤其怕千篇一律的文章,如果同学们平时对琴棋书画、歌舞影像、体育各类等有所关注涉及,何妨将其皆舒卷笔下,丰富自己的题材领域呢?如下例: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的。”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

……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上海考生《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二、突出喜好专长,独抒性灵之美

白居易是个艺术修养极高、感受能力非常强的作家,本身几乎也可以称得上音乐艺术家,除了众所周知的《琵琶行》之外,他还写过二十八首“琴诗”。比如《船夜援琴》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境界: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这位伟大的唐代诗人具有深厚的音乐修养,有着细腻的艺术感知能力,这种艺术关注与能力投注到他的诗歌里,使他的许多诗歌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毫无疑问,写大众化的内容容易写成大路货,而但凡写到自己喜欢的、专长的,即便是不喜欢写作的同学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比较典型的是有些号称“作文绝缘者”的理科男,要他写起足球、游戏、某个实验,说得洋洋洒洒,不仅言之有序,非常严谨,还时出佳句,以生动形象的词汇或修辞来描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非长于作文,而是精于此道。不少同学喜欢流行歌曲,谈到歌星之类如数家珍,这样当然也可以入文,如能与我们所知的课内知识相结合,就可以写出不一样的文字:

一曲《双截棍》唱出了多少年轻人心中的狂热,极速的节奏,说唱的风格,正是适应了如今“快步调”的生活,成为流行中的流行。“大街小巷”“嘻嘻哈哈”“楼上楼下”“仁者无敌”,人们在只有不羁外表,极少有精神价值的流行乐里流连,蹂躏听觉。那秦淮河上的秦淮女子的轻弹吟唱,那孤舟里的“轻拢慢捻抹复挑”的《琵琶行》,那屈原不断吟哦的楚辞《离骚》……还会有谁在意?品味流行乐,我看到一种歌声的流失。

――江苏考生《品味时尚》

写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艺术,有时会有意料不到的精彩。比如在学过《品质》之后,我们试着选择写芸芸众生中一个有闪光品质(精神品质和艺术品质)的普通人,大家涉及的往往是自己观察仔细、熟知或者擅长的内容。如学美术的同学写了《画模》,爱好小手工的同学写了《簪花素手》,有书法特长的同学写了他的书法老师……除了各展所长各不相同之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细节描写特别入微传神,真切动人。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独到的写作内容和方式,可以体现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可谓选材新颖、立意独到。 三、选用恰当文体,强化艺术感染

可以单写故事;可以描写场景;可以概括提炼为论据;也可以排比着写出气势,写出视野和境界,增加文章的文化艺术含量;也可以综合运用,涉笔成趣。

1. 记叙类

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记叙类散文。此类作文往往写一个有感染力的场景,一个艺术家的人生故事,或者自己与艺术相关的一段经历,以此突出主题。

相关场景情节如《红楼梦》中“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黛玉葬花是永恒的经典,而宝黛读西厢也是不灭的经典。有不少人甚至因为《红楼梦》而熟知了《牡丹亭》中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某种程度上,“宝黛读《西厢》”这个经典情节推广了《西厢记》,而“黛玉听曲”这个情节推广了《牡丹亭》。

有关艺术家的表演场景和故事如《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一节。描写说书艺人王小玉精彩动人的鼓书表演,其中以“从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景象”来表现歌喉美妙的通感手法尤其为人称道。

当然可以综合以上种种,写出丰富深厚具有文化艺术色彩的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如《肖邦家园》既是一次访问,可以算是文化色彩和艺术色彩浓郁的游历,又有肖邦的漂泊经历、爱国情怀,与故园人民的爱国情怀、慕名而往者的情怀交织,特别具有感染力。

如叙事诗《琵琶行》中,既有对琵琶精彩的音乐描写,又有对琵琶女漂沦转徙的身世讲述,更结合了对自己宦海迁谪的感慨,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触动古今多少易感的心灵,结尾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也让无数读者泪湿青衫袖。

艺术的魅力在于打动人心,有感染力的艺术家的人生往往给我们更多的触动。比如音乐方面的肖邦、郎朗、阿炳,绘画方面的达・芬奇、梵高、莫奈,电影方面的张国荣,戏曲方面的梅兰芳……他们的人生经历、所演绎的作品中的故事均可写成有感染力的叙事作品。如学生习作《窄巷》选段:

他郑重地捧起琵琶,沉吟片刻,琴音流泻而出。

曼妙的琴音充斥屋内。琴音似流水,叮咚空灵;又恍若瀑布,轰鸣威严。忽似林鸟高歌,又恰如细语嘤咛。点点滴滴,打入心湖;千丝万缕,萦绕心头。他闭着眼,抿着唇,身体微微随琴音而起伏,浑然忘我,好像他一生的悲欢离合都由这一把琵琶诉出。他神情落寞,意态潇洒,哪里还是那个庸碌邋遢的冷饮店老板?更像是身着青布袍的一位琴师,在冷冷的月光下,身背着琵琶沿街走,四野寂静,灯火微茫映画楼……

一曲罢了,余音不绝。我也仿佛已随他走过千山万水,历过千辛万苦,尝尽酸甜苦辣。

老板跟我说,他五岁拜师,多年来谨记师训,从未放弃弹奏琵琶。我请教他尊师名号,他却只道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师”。他眼里的悲伤与怅惘,眉眼中的郁结和怀念,令我不忍多问。

珍重地收好琵琶,他又成了那个貌不惊人的冷饮店老板,但眼神中还有一丝方才那意气风发的余韵。也许这么多年下来,他被苦难折磨,被命运玩弄,失去了本来的世界,然而琵琶却依旧是他生命里的火光与希望,而正是沧桑岁月使他的琴音更加饱满、圆润。

2. 议论类

高中作文议论类的比例很高,训练容易,但写好不易。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做到“惟陈言之务去”,说的大话空话套话比较多,用的“万能素材”比较多,这样道理和论据方面常常感到“乏善可陈”。倘若能够智慧地运用所知所长的艺术内容来佐证,或可增色出彩,如下面的考场作文节选: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白宣纸上寥寥数笔丹青之外,便是大片留白,但正是这留白,使中国画有了无尽的张力,给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展现出朦胧而丰厚的美感。

笪重光于《画筌》中有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如见竹林桃花便想见有茅庐草屋隐于其中,见蜂蝶逐马蹄而舞便想是踏花归来。宋朝郭熙云:“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其理一也。

文学作品中的欲言又止或言之不尽亦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那日,黛玉斜卧在塌,焚了诗稿,断了痴情,只吐了半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黛玉想说什么?戛然而止而生的无穷意蕴,令后世多少文人为之啧啧,却无人敢作续貂之举,这,便是留白艺术的魅力。

而戏曲中那个简单的舞台更是将留白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唯一案一椅一空地,千军万马可走过,洞房花烛已点燃,长亭相送十八里别过……这些,皆因留白而生想象,因想象而丰富。

人生如艺术,亦需留白。留白,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智慧留白,人生至境》

作者巧妙地用中国画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戏曲舞台的留白来突出人生艺术留白的智慧和境界,让人感到富有情思理趣,联想丰富,文采斐然。

3. 抒情类

新的《考试说明》把“抒情类”专门列出,对情感表达和文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类以抒情为主的文字穿插有关艺术的内容,或人事,或作品,或感受,等等,往往可以使文情并茂,更有灵性。

如散文名篇《听听那冷雨》中,余光中写冷雨中的台北有安东尼奥尼的黑白电影的味道,从“杏花春雨江南”写到美丽中文的造字艺术,从中国诗词里的雨境写到宋画写到赵家天下米点山水,听雨听出的宋词元曲味道,联想到王禹在黄冈竹楼里“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并与之对比,写雨打屋瓦如灰美人弹奏黑键白键的钢琴,打个闪电都是“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这种“听听那冷雨”的音乐一直弹到现在和远古的诗经,台湾和大陆的四川,屋瓦和游子的心魂,其艺术的感染力为乡愁主题增色不少。

无论是哪种文体的作文,要使文章的人、事、理、情“陈言务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素质修养等,调动相关的艺术内容入文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打破了写作的常规套路和常用素材,用心去开掘,你会发现天高地远,鸢飞鱼跃,情理有趣,形象鲜明,语言也不由自主地生动起来。带着艺术的灵性,文字里自然流露出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会使文章别有一种个性与神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铸剑为犁”雕像之感想
我与电脑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感想
我做桥梁设计师
即将绝版的三峡
迷人的彩虹桥
出淤泥而不染
今夜星光灿烂
反对战争
莲文化
电脑
大家来赏荷
莲文化探秘
同在一片蓝天下
建筑与时代
南京主城近期公共停车设施布局规划方法
洁净手术部主体建筑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探讨
重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规划建设述评
提炼四合院基本形式 京城四合院有了修缮样本
住宅区的水景设计
滴灌系统应用八大错误概念
“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
现代园林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巩义市对文化公园进行概念性城市设计
四大软肋制约兰州建筑沙盘模型市场
楼地面渗漏原因浅析及控制
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设计突破 建筑创新
城市规划的历史人文困境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1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妈妈的账单》 相关介绍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 重点问题探究
《她是我的朋友》 范文习作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提高篇
《她是我的朋友》 相关介绍
《她是我的朋友》 整体阅读感知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2
《妈妈的账单》 知识点精析
《妈妈的账单》 教案讲义2
《她是我的朋友》随堂练习 巩固篇
《妈妈的账单》随堂练习 巩固篇
《她是我的朋友》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