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一、现今社会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而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就要求民族自身在文化构建的同时,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形成一种渊源。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继承和发扬,在原基础上的一种更新和超越,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它是http://wWw.LWlm.Com国民凝聚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加重的形势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成为每个民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到显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景,小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战略地位。文化影响、制约着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创造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力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前提下,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产生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受到各种理论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意识带上了偏见性,传统成了守旧的代名词,现在仍有不少人在大肆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全盘否定,甚至是埋葬。传统文化究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文化是活生生存在的个体,它没有主动的意识和行为,而人则是存在主观意识和行为的群体,文化是附属于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要不要传统文化,而是如何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创造出传统文化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寻找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新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博物馆或者有形有声的保存起来,那些只是把传统文化凝固保存,隔离保护,防止流传、流失的方法,只会让这些传统文化固执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是一味全部照搬,原封不动的吸收,我们经常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发展的观点上,既要给予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尊重,认真对待、研习,又要对它里面的糟粕、腐朽之物、容易被今天变相利用思想保持警惕,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是放在表层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蕴含在文化的深处,我们要主动去探寻传统文化的源头,深挖文化的深厚意蕴。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现今社会流行的理解,在记载中,“中庸” 的 “中”有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含义;“庸”字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刚柔并济,二者互相协调、补充,但在现代社会上却成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利己处世原则了。从根本上认识和熟悉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会盲目的崇洋媚外。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端正态度、骄傲的面对,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1世纪是文化征服的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还需要文化思想的同步提升。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传统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本身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传统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孟的儒家学说,老庄的道家学说以及春秋时期诸多的百家学派争相产生,形成历史有名的“百家争鸣”现象。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产生初衷并不是单单约束和教育民众的思想,还应有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谐有序的社会,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太多的精髓和精品,我们在发展当代社会,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挖掘其思想中包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学习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强调群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爱国情操;尊师重教、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传统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的国画、国乐、书法、围棋等等,除了以本身创作者和作品的形式存在之外,还有一种蕴含着的灵魂和神韵,这些都属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无形的,有形的。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创作才艺和技巧,同时又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又无形中达到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发现文化的世界性、延续性、民族性、交融性,吸纳融合外来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持我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在积极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遵循其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性方针的同时,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现在正在实施的对一些口头流传、无法文字记载的传统文化,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以文化为依托,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时无刻离不开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坚持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永恒的动力支持,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从《乌塔》想到的
超越梦想一起飞
读《笨女孩安琪儿》有感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画蛇添足》读后感
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读《少年奇才故事》有感
读《精灵鼠小弟》有感
《长江七号》电影的观后感
喜迎奥运
我心中的奥运
奥运随感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读《万年牢》后感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
浅谈垃圾中重金属的回收方法实验
分析生活垃圾的减量效果
城市给水管道安装存在问题与解决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绿色包装可持续应用
现代社会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环境科学应用型课程创建
工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论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
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的分析
表面活性剂环境工程中使用
水环境污染情况及解决措施
《月光曲》分段段意
《月光曲》教学案例
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学谈
“读”与“悟”结合激活学生思维──《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光曲》写作特点
《月光曲》教学杂谈
三线合一有效备课──《月光曲》教学谈
不加预设,自由生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
《月光曲》课文重点
《月光曲》课堂实录
《月光曲》教学设想
《月光曲》教学片段
《月光曲》教学片断及反思
《月光曲》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