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兴趣取舍创新拓展

兴趣取舍创新拓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16

兴趣取舍创新拓展

一、 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要使学生有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当我们在准备小说教学的时候,要对作者感兴趣,要对作品感兴趣,要走进作者心里,要走进作品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热情地备课。其次,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优势;同时,教学内容要少一点套路化,教学方法少一点千篇一律。在教学时,我们要抓住小说与其他体裁文体的异同,抓住不同小说的特点,凸显小说本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习小说。

二、 善于取舍

1.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小说描写的中心,情节、环境围绕人物而存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小说的思想归根结底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因此,结合情节、环境,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小说教学应该通过人物形象的把握去揭示小说的思想,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记人叙事的写作能力。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我们教学的重点,就可以放在人物形象的整体理解上,从林冲和洪教头的外貌、神态、动作以及语言描写上,体会林冲的忠直淳朴、内敛隐忍以及洪教头的自以为是、跋扈嚣张。这样,林冲和洪教头人物形象就丰满了,至于其他的内容不必作为重点。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就会有比较深的认识,也就无形中教会了他们一种学习小说的方法。

2.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是小说描写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作品的艺术细胞。细节虽小,也不引人注意,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但小说正因为有了生动的艺术细节,人物形象才不仅骨架清晰,而且血肉丰满,甚至达到神情毕现。教师备课时,就应该好好注意细节。比如,《半截蜡烛》一文,就是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国军官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令人窒息的斗争。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刻画都相当细腻,引人入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教学时,就要抓住那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关键词语表现出来的细节,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析小说创作的艺术美,这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人物形象以及感悟他们的品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语言。小说的语言是很有魅力的,我们在教学中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的语言,尤其要教会学生细细揣摩人物语言中的言外之意,这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人物感情及作品表现的主题。同一篇小说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同样一句话,《水浒传》中的李逵、武松和林冲说来,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好的小说语言是个性化的;另外,不同作者的语言也是不同的,曹雪芹和高鹗写《红楼梦》,一位写了80回,另一位写了40回,但我们只要细细琢磨,他们的语言风格也是不完全同的,因为不同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再比如《船长》一文,就情节而言,是不难理解的。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具体言行、甚至一个标点,反复研读、细细揣摩,这样才能走进船长的精神世界,与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患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 大胆创新

1. 影视欣赏。作家林清玄说: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将小说的文本与同名电影、电视进行比较欣赏,让学生谈电影、电视改编的优劣,体会原创小说的语言魅力和精巧的艺术构思。比如,在教《三打白骨精》一课时,我特意放了电视剧《西游记》的相关部分,让学生比较欣赏,欣赏完毕后,学生谈出了不同的感受。

2. 比较阅读。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三顾茅庐》一文,《三国志》中只有短短的“凡三往乃见”五个字。教师出示《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情节,让学生比较后明白,《三国志》是历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体会到小说的艺术“虚构”,体会到小说“艺术的真实”;《三国演义》原文和课文的改编部分比较,也让学生接触原汁原味的名著。比较,容易产生疑问,有疑问才有进步。

3. 改编演出。有些小说,学生很熟悉,甚至对相关的电影、电视也很熟悉,此时我们如果还要自以为学生不懂,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就厌烦。不如采用让学生将文本改编剧本后,演一演的方式,不析一字,尽得风流。比如,《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上课时就不妨以“演”代讲。这篇课文我只上了半节课,其余时间则布置学生写剧本,然后排练和表演,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四、 努力拓展

新《课标》向学生推荐了要阅读的长篇文学名著,其中列举了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老舍的《骆驼祥子》、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提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 以教材带名著。“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就组织学生学习《水浒传》原文,对于学习基础好的,鼓励通读整本《水浒传》。同样学完《三顾茅庐》,通读《三国演义》;学完《三打白骨精》,通读《西游记》;学完《王冕学画》,通读《儒林外史》。这样,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一下子就读了好几本名著。

2. 以作家带名著。学完《船长》,学生对法国著名大文豪雨果有了一定了解,就趁热打铁,向他们推荐阅读青少年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学完《诺贝尔》一文后,大家对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发生了兴趣,于是,可以推荐阅读莫言的《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本是风景
战争是魔鬼
战火中的哭泣
生命之爱
写给战争里的孩子一封信
生命是一首美丽的歌
战争下的孤儿
一张旧照片
幸运的战争孤儿
战争中的孩子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来自天堂的一封信
战争与孩子
什么是生命?
废墟中的孩子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各大学专业院校特色专业介绍
装饰项目中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实践
浅析雕塑与环境及文化的关系
CAD操作技巧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设计管理的必要性
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屋面(刚性防水)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瓷砖装修攻略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会审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虚拟现实技术在施工组织中的作用
高层办公楼设计注意事项
灌注桩施工
流水施工的组织及表达方式
《松鼠和松果》老师语录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整体阅读感知
《松鼠和松果》随堂练习 巩固篇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种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意思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二讲义
《松鼠和松果》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
《两只鸟蛋》范文 爱护小鸟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两只鸟蛋》美文欣赏 小小鸟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字词梳理
《松鼠和松果》教案讲义-第一讲义
《松鼠和松果》知识点精析-重点语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