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16
因校制宜 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由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发的,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切合学生需求、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课程。
学校紧紧围绕着“以师生的发展为本,创设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打造阳光校园,走可持续发展办学道路”的办学理念,本着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激励性强的原则,整合现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实施、管理校本课程。
层级管理,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落实
为了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确立了以校级领导为核心、德育处推进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的三级校本课程管理模式。
一级管理:学校领导负责总抓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导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指导课程实施的总体方向,并采用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实施小组会议和随机调查的形式,了解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课程实施方面的阶段性指导意见。
二级推进:德育处具体落实
学校德育处落实好校本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安排、过程管理以及具体活动指导等,为校本课程的有序化、常态化实施提供保障。学期初要求每学科教师安排好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内容,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实施教师的备课、活动反思进行检查,并纳入常规管理,确保课程实施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三级落实:课程教师具体实施
学校校本课程采用学科社团形式,课程教师将校本课程与教学相整合,以自己所带的校本课程为基准,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展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使学生锻炼各项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过程资料的搜集与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将课程的实施落实到位。
扎实推进,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校开发了语文学科的“作文个性化教学”和体育学科的“抖空竹技艺”两门校本课程。
结合课题研究,开发“作文个性化教学”校本课程。“作文个性化教学”是在语文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研发的,根据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作文水平的要求,教师编写专题讲义,从写周记开始指导学生,引领学生记所思、抒所感、言所悟。鼓励学生真实表现身边的事物,畅所欲言,张扬个性。同时组织“心语文学社”,出版期刊《心语》以配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作文》校本教材。
拜技艺大师,创“抖空竹技艺”特色教育。学校请李连元大师来校传授技艺,派有一定空竹技艺基础的教师拜师学习,组建抖空竹队伍,进行技艺训练。师生曾走进社区进行表演,并于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期间进行迎圣火的表演。此外,学校还深挖空竹文化内涵,向各学科渗透。劳技课上,学生们利用多种生活用品制成形形色色的空竹作品;语文、历史学科,指导学生探求空竹历史,举行空竹文化征文比赛;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教师指导学生以艺术形式展现空竹的文化魅力……
整合联动,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渠道
与学校活动整合。学校校节活动精彩纷呈,有“金丝语”读书节、“金点子”科技节、“金嗓子”艺术节、“形象美”体育节等。我们整合校节活动,将校本课程内容与校节主题活动相贯通,不同的节日,依托相应的学科社团展示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如体育节的抖空竹表演,读书节的朗诵、金话筒评比,艺术节的合唱、话剧表演、书画展示等。
与各学科内容整合。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与语文、美术、音乐、劳技等基础性学科密不可分的。校本课程不单单是一周2节课进行,有时要与相应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校本课程与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得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有立体感,也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广开思路,实现活动的最大效益。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区域特点、学生需求和教师现状,继续组织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发展,进一步凸显学校的特色教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蝇大战
- 新课本
- 碘的作用
- 我去八达岭长城
- 看图 参观猴园
-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 美丽的秋天
- 美丽的夜空
- 学英语
- 铅笔、橡皮、削毛刀、文具盒对话
- 过生日
- 围棋比赛
- 小妹妹的满月酒
- 妙心借书
- 猜数
- 游泳馆泳池给排水设计说明
- 结构缝防水施工工艺
- 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防止水锤破坏的几种措施
- 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器材术语
- 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条文理解
- 建筑中水的现状与发展
- PVC
-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城市建筑的一体化
- 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 UPVC螺旋排水管道的特点及应用
- 空气源热泵供热水技术
- 灌溉系统的防冻措施
- UASB和IC反应器的原理及设计
- 工厂和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体会与总结
- 《阳光》教学设计三
- 《影子》教学设计二
- 《阳光》教学设计一
-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六
- 《比尾巴》第一组教学设计七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 《阳光》教学设计五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 《阳光》教学设计二
-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 《阳光》教学设计六
- 《影子》教学设计一
- 《阳光》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