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依据

国家教育颁发的《中、小学生礼仪常规》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的对象注意言行举止。《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对学生参加升旗仪式、集合、观看演出、比赛等方面的言行举止都作了较高的文明礼仪要求。

国家教委曾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提出了德育工作的四大任务: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而礼仪教育正是上述四项基本任务的交织点。因为礼仪教育,是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部分。所以,只有以礼仪教育为契机,才能带动四项德育工作的开展。

礼仪素养,从个人来说,是人们道德和修养的体现;从整体上来说,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反映。

基于以上的理论根据,我们依据心理学“人格重建”的规律,设计了一套以“心理教育为龙头、行为指导为主体、品德评定为基本途径”的文明礼仪教育方案,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2 建章立制,保证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首先,我校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为组长的各有关处、室、组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的专门领导机构,研究制定了《现代中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个阶段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具体由政教处组织实施。

其次,在教育活动开始的第一周召开了“讲文明礼貌用语树现代文明之风”的宣传动员大会,将学校要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进行了宣传教育动员,同时,我们还启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教育。

第三,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内容可操作的《中学生文明行为基本要求》、《五项礼仪》在升旗仪式、律己、待人、接物、与人交往、交谈、对待外来客人以及孝敬父母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使全体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

第四,加强督导评估、狠抓落实。我校实行了学校、年级组、学生会三级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狠抓落实。每天安排学生会干部以及值周班的学生对各班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督导、教育、评比。同时还将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纳入学生品德评定的考核中,由班主任具体掌握评定情况,并将评定情况每月底上报政教处,学期末进行总评。

3 精心组织,充实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各班在开学初的第一个班会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文明行为基本要求》,使《规范》和《文明行为基本要求》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约束学生行为的自觉意识。

按照各个教育阶段的要求,定期下发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教育材料,指导教育活动健康开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参与兴趣。

强化校园管理,制定下发校园管理“十不准”,开展“卫生周”活动,创造开展教育的校园环境。

开展争当“文明礼仪先进班级”和“文明礼仪标兵”的活动,开好“讲文明礼貌用语,树现代文明之风”主题班会,增加文明礼仪教育的含金量。

母亲节、父亲节期间开展孝敬父母活动月活动,在活动中着重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承包一项家务劳动,为父母做一顿饭,为父母洗一次脚,同父母谈一次心,送父母一件礼物,从而加

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利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从而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4 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三个转变,坚持四个原则,提高教育质量

所谓一个目标:既要“教”其“知”更要“养”其“行”,要求学生“知礼”、“懂礼”,更重要的是养成“行礼”的习惯,具体做法有如下几方面:

(1)教育学生从学习礼仪知识、行为规范知识开始,逐步养成说话有礼貌、办事有分寸、行为有规范的习惯,努力做一个有修养、有礼貌的文明人。

(2)教育学生从自己(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开始,逐步养成爱同学、爱师长、爱身边的人的思想情感。

(3)教育学生从爱自己的衣服、用具开始,逐步养成爱自己的教室、学校、家庭、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4)教育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

(5)教育学生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

实施三个转变是:一是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思想铸造,坚持一个“新”字。即有意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遵规守纪意识和爱护公物意识等。并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讲演比赛、知识竞赛及评选礼仪标兵来强化这些新观念、新意识。二是从注重抽象说教转变行为指导,坚持一个“小”字,在教育活动中,从小变化看大发展,见微知著,由浅入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是从注重活动形式转变为注意实际效果。坚持一个“实”字。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思想走向,了解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坚持四个原则是:一是坚持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注意渗透性。二是从实际出发,体现时代性。三是坚持批判地继承、讲究科学性。四是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性。

5 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认识

要注意挖掘校内文明礼仪的典型素材,善于运用校情资料,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注意掌握师生间、学生间互敬互爱、文明谦让的尺度,使教育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产生最佳的文明礼仪教育作用。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尽可能发挥他们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纷纷登台亮相,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

教育活动一定要道德诱导和启发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对教育活动的各项内容开展情况要定期实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发挥评估的导向、激励作用,以形成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气氛,使教育效果不断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最可爱的人
小学生早恋问题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我与书的故事
养金鱼的科学
打预防针
晚霞
奇怪的短信
北京一日游
家乡的茶叶
人,狗,哇哈哈
难忘的泼水节
我们班的“开心果”
我爱六一班
保护环境征文
永嘉四灵与温州茶文化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全球化进程需要普世伦理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玉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草船借箭》教案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珍珠鸟》教案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半截蜡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