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秋思
翻新时间:2023-08-05
闽中秋思
闽中秋思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释 匀:均匀。红蕉:美人蕉。堪:能,能承受。 诗化散文 秋雨淅沥(xī lì)地击打着一丛一丛的紫菊,微风摆弄着红蕉的叶子,看那田的北边是青山,而南边却是大海,这样的图画如何行的过啊! 诗意鉴赏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的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然而,诗人却不肯让你沉醉其中。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tuò)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的慨叹,也是全诗的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 试想,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源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做“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让我们久久地回味了。 诗人故事 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字彦之,安徽池州人,唐大顺二年(891年)进士,终任梁翰林学士,著有《唐风集》。杜荀鹤出身于中下层社会,身处战乱,热衷功名,四方游宦,仕途坎坷,死前曾担 任五代梁太祖的翰林学士。他的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他的部分作品能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即有诗名。他游历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留下了大量的郊游诗。唐代的时候,福州已经被称为“福州”了,因福州西北有座福山而名。杜荀鹤笔下的“闽中”,指的就是福州。他以“闽中”为题的诗作还有《闽中别所知》:“触目生归思,那堪路七千。腊中离此地,马上见明年。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自疑双鬓雪,不似到南天。”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胜似亲人
- 血汗长城
-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 法国梧桐树
- 九寨沟导游词
- 好孩子
-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 一件好事
- 黄鹤楼
- 小蚂蚁
- 黄龙导游词
- 九峰公园
- 鲁迅故居
-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 我们的教学楼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