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预设与生成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预设与生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1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学需要生成,也需要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来实现其价值。

《品德与社会》课生成预设一、背景概述

在2014年的山东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上,我执教了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文化采风――礼仪中的文化》一课。这是第四单元《漫游世界》第三课的一个色块内容。教材通过见面礼仪、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的图片、文字资料给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引领,启示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国家的礼仪及反映出来的礼仪文化。本课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注重学生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拥有多元文化观,认识文化习俗的差异,从而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成“懂得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持宽容、尊重、入乡随俗的态度。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多元的文化观”这一目标,课堂的预设是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文化之后的现场模拟来实现的,这既符合了品德与社会中“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又符合了“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精彩呈现

通过分析自己的资料,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知道了世界各国的见面礼仪,并了解了礼仪背后的文化,出示世界地图。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了解的世界各国的见面礼仪,那我们就去世界各国转转吧!

生:好

师:我们先去泰国吧,sa wad dee ka撒哇低咔(双手合十礼鞠躬)。

生:sa wad dee ka

师:孩子们,我是站着的啊!

生起立:sa wad dee ka(双手合十礼鞠躬)

师:去韩国看看吧!(安宁哈塞哟)(师鞠躬行礼)。

生:安宁哈塞哟(生鞠躬回礼)。

师:啊!到了新西兰,见到了毛利人――行碰鼻礼,

一女生接受老师的碰鼻礼。走向一男生。

师:咦?怎么不和我碰鼻呢?

男生1:不好意思!

师:是啊,我们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很难接受这样的见面礼仪,那我就是要和你行碰鼻礼,怎么办?

男生1:老师还是算了吧!

师:中国的小朋友,我代表毛利人欢迎你,来吧!孩子!

男生1捂住鼻子:不,不了吧!

师:哎呀,同学们我该怎么办?

男生2:老师,我给他捂上眼睛吧!

生大笑。

师:啊!这样不好吧!怎么办呢?孩子们!

男生1抱头求饶:老师,我求求你,还是饶了我吧!

男生3:老师,我来给他做个榜样吧!

师:好,我喜欢这个中国朋友(师与男生3行碰鼻礼)。

师:谢谢你尊重了我的见面礼仪!你很有国际友人的风范(转生面向男生1)!

男生1:好吧!老师,我尊重你!

师与男生1行碰鼻礼。

师:多好的一位国际友人啊!

你非常尊重我,当我们面对难以接受的见面礼仪时,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见面礼仪,并你努力试着去接受他的见面礼仪。

五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之后,基本上能够接受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但是在面对毛利人近距离接触的的碰鼻礼时,比较含蓄的五年级孩子们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课堂的预设是可能会不好意思,但经过学习之后,学生应该会很大方的接受不同的见面礼仪。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很不愿意,老师几经周折孩子才勉强同意,课堂在这里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样的课堂生成能让孩子从内心里真正了解礼仪及其文化习俗的特点。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多元的文化观,懂得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持宽容、尊重、入乡随俗的态度。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课堂教学也成了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学生在老师的预设中,通过体验这样的方式触动孩子心底经过了思想斗争的,最敏感、最细致、最柔软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灵动、活泼的孩子,看到了有情有趣有仪的品德课堂。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它体现了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某一主题下充分地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

品德教材的呈现与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静态的结构,而课堂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的、随机的因素,难以完全按照教学活动的预设去进行。因而,我们在进行活动教学时,必须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把握生成,灵活应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1.把握教材,了解学情

预设的重点是准确地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也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起点。教师在预设时,必须认真钻研大纲,把握大纲对教学的要求及尺度,区分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的结构特征。而学生的生活状况,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都是教师在备课是必须把握并预设的。还要对课堂上很多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有预先的思考与相关的应变策略。

2.和谐情境,灵动生成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

预设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学生孕育道德情感的土壤。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成为品德课堂上活泼、灵动的孩子们。

3.弹性预设,多种生成

课堂教学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有预设迎接偶发事件的心态。同时,我们的品德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灵动、情感丰富的生命,是一个个完全不同的个体,而教学是一次次活跃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永远都是充满变数的,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不曾预设的精彩,教师应及时捕捉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让课堂在不同的教学主体中有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成。

综上所述,预设是前提,生成是关键,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将“预设”与“生成”兼容兼顾、互动共生,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那么,我们一定能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中的一件事
自由写作实践
一只猪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7
花花的故事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从《乌塔》想到……
小伙伴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暑假郊外秋游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从《乌塔》想到的8
白雪公主的故事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蝈蝈儿讲的故事
论植物工程在西部环境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议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
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浅议
浅议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
探析:建筑节能执行困难原因
雕塑的生存基础论述雕塑和观众的关系
浅议都匀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防治
空间整合下的创意产业园区规划的浅议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污染及治理浅议
浅议园林景观工程及其对房地产的影响
浅议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空间营造
浅议可意象的城市
浅议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应用
环境艺术概论
浅议城市给水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两件宝》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棉鞋里的阳光》老师语录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棉鞋里的阳光》重难点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的意思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问题探究
《棉鞋里的阳光》作者简介
《棉鞋里的阳光》整体阅读感知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棉鞋里的阳光》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席间怀橘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