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4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摘 要:修辞与逻辑作为不同的学科,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关系。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逻辑是对思维的梳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如果思维受限,语言便无法更好地表达人类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语言和思维相对应的修辞和逻辑之间也存在着特定的关联。本文从逻辑中的同一律对思维的规范、约束与修辞运用之间的关联的角度出发,浅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修辞;逻辑;同一律

一、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之首――同一律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也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三条规律都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而只有遵守了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才具备了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自身都具有同一性。”而所谓的同一思维过程,包含了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等等要素,思维对象是指同一个思维对象,时间上要求思维对象处于相对静止、质的相对稳定阶段,否则在变动状态下就可能会发生质的根本变化。关系上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多方面。若是就不同方面而言,即在不同情况关系下,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判断也可以是不同一的。

二、逻辑中的同一律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1.同一律的逻辑要求

同一律是一种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思维规律,具有客观性,对于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它具有相应的逻辑要求。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判断的内容都是确定的;同时每一判断的逻辑值也是确定的。所谓概念断定是指一旦概念的内涵模糊、外延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不能却有所指,或者难以前后一致,就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而判断确定是指必须保持同一,判断了什么是对象的什么属性便不能中途变卦,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能够忽真忽假。逻辑要求是对于思维的约束和规范,同时思维决定语言,对于修饰语言的修辞学科来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修辞要符合逻辑

修辞,即修饰文辞,是修饰语言的一门学科,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词语的修饰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对于达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如何能够正确表述语义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了修辞的运用必须要在逻辑范畴之内,一旦偏离逻辑的约束,容易造成语义不明的后果。所以,修辞要符合逻辑,这是由修辞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也是为了让人在作为读者时,更好的理解作品。在作为倾听者时,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三、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谐和关系

1、符合逻辑的修辞艺术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修辞,对语言进行润色和美化,要实现语言的艺术化,就会有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逆反,所以有些修辞所选用的辞面和逻辑内容不一致,但辞里则与其内容完全相符,从而可以使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概念、判断和推理。例如: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

“晓来谁染霜林醉?”此句问得稀奇而又古怪,“霜林”怎么会被“染”?但是答句“总是离人泪”却也让人能够理解了,“泪”虽然在理论上不能够“染”红霜林,却透过这种修辞手法,让人们能够感受作者那种泪眼婆娑,满目凄切,仿佛血泪染红霜林的感觉,有力地表达了那种离愁别绪。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美感而又让人认同的修辞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上的,而只有在一定的修辞手法中,才能凸显出语言的魅力所在,使人们的思维之光得到绽放。修辞和逻辑在内在里有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灵动的,不能呆板地理解。所以,符合逻辑的修辞与逻辑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谐和的关系。

2.修辞在逻辑同一性中的错误认知纠正

因为逻辑同一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必须确定,保持同一;所使用的判断必须确定,保持同一。一旦没有做到上述要求,便会面临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错误。然而,修辞中的一些艺术手法会有些偏离逻辑轨道,给人以思维混乱之嫌。例如: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让人误解,违反了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袁世凯”通常都是指历史上的袁世凯这个人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能跟钱化作等号的,但是在例子中双方交际的相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袁世凯”则是指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这样解释便不违背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而是使得语言表述更为生动,不显呆板。

所以,逻辑和修辞之间相辅相成,逻辑中所反映出来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思维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和不同方面,并不存在违反同一律原则的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修辞语言,体现语言的灵动、鲜活、曼妙之美。逻辑是人们思维规律的标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更清晰地看待社会生活,约束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人类社会遵从逻辑规律办事,自然也就包括以修饰语言为目的的修辞领域,因而修辞服从于逻辑,在按照逻辑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二者在相辅相成中达成一种谐和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李华.修辞与逻辑中的同一律.[M].语海新探(第五辑).2002.

[3]郭彩琴.逻辑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钱洪良.浅谈修辞与逻辑的关系.[M].当代修辞学.1989.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上午印书馆,20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回忆多彩的暑假生活
假如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我爱祖国
回忆暑假生活
腾飞吧,巨龙
回忆暑假生活
腾飞吧,巨龙
回忆暑假生活
我爱我的祖国
走进音响世界
我爱祖国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声音是最美的
走进音响世界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国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与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之比较
浅析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
欧美反规避贸易救济模式及启示
中美贸易摩擦转向升级与对策研究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
新贸易环境下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分析
美国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及原因剖析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变位思考
从出口产品的效应看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价值
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劣势与战略路径的联系与区别
《翠鸟》教学难点
《珍珠泉》随堂练习 提高篇
《燕子专列》随堂练习 巩固篇
《珍珠泉》随堂练习 巩固篇
《珍珠泉》 教案讲义2
《燕子专列》 课后习题答案
《燕子专列》随堂练习 提高篇
《燕子专列》 教师语录
《珍珠泉》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珍珠泉》 教案讲义1
《珍珠泉》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珍珠泉》 重难点分析
《珍珠泉》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珍珠泉》美文欣赏 一碗水
《燕子专列》 课文简介